七 夕
杜牧
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
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这诗首写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前两句已经描绘出一幅深宫生活的图景,表现出古代持扇宫女被遗弃的命运。后两句暗示夜已深沉,可是宫女依旧仰视着天河两旁的牵牛星和织女星,这是因为牵牛织女的故事使她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也使她产生了对于真挚爱情的向往。诗中虽没有一句抒情的话,但宫女那种哀怨与期望相交织的复杂感情见于言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奉和七夕侍宴两仪殿应制
杜审言
一年衔别怨,七夕始言归。
敛泪开星靥,微步动云衣。
天回兔欲落,河旷鹊停飞。
那堪尽此夜,复往弄残机。
杜审言(约645-708),诗人杜甫的祖父,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格律谨严。
七 夕
韦应物
人世拘形迹,别去间山川。
岂意灵仙偶,相望亦弥年。
夕衣清露湿,晨驾秋风前。
临欢定不住,当为何所牵。
韦应物(约737-792),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早年当过唐玄宗的侍卫,终官苏州刺史,晚居苏州,世称韦苏州。有《韦苏州集》十卷。
七夕歌
刘言史
星寥寥兮月细轮,佳期可想兮不可亲。
云衣香薄妆态新,彩輧悠悠度天津。
玉幌相逢夜将极,妖红惨黛生愁色。
寂寞低容入旧机,歇著金梭思往夕。
人间不见因谁知,万家闺艳求此时。
碧空露重彩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
刘言史(?~约812), 唐代诗人。字号、籍贯不详。曾旅游金陵、潇湘、广州等地。
七 夕
李商隐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诗作文学价值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 “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荥阳。
辛未七夕
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本诗从猜测仙家的心思入手,指出有离别之苦,才有佳期之乐。然后转到描写佳期的喜庆气氛,以及期盼团圆的心情。最后想到民间风俗,问:“既奉出食品,让蜘蛛代为乞巧,那又如何答谢搭鹊桥的乌鹊呢?”本诗妙在用语,如用“碧”、“金”、“银”、“玉”烘托喜气,用“久”、“迟”表现期盼心情。
作品来源:鲁山文化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