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诺(1894~1958),名言信,字玉诺,笔名红蠖,鲁山徐营(今辛集乡徐营村)人。著名爱国诗人、作家。
徐玉诺于开封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期间投身五四运动,被推为河南学生联合会理事。1921年起发表小说、诗歌等作品,加入文学研究会,引起鲁迅、茅盾、闻一多、王任叔等学界巨子关注;其作品在青年学生中流布甚广,熏陶了徐迟等一代文学新秀,由此徐玉诺成为河南省一步跨入全国新文化殿堂第一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一颗放射出耀眼光芒的明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30年代,徐玉诺曾在河南、福建、山东、吉林等四省十多所学校任教,是河南现代有成就的教育家。徐玉诺信奉“一生是篇好文章”,以社会贤达和爱国进步人士的身份,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建国统一战线工作,为解放初期河南省的统一战线工作和文化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
1958年,徐玉诺积劳成疾,病逝于开封,归葬于故里凤凰山麓。2009年,徐玉诺被评为“河南省6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近年,鲁山加大对徐玉诺故居的修缮保护力度,使之升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促成成立平顶山市徐玉诺文化研究会。多次举办学术研讨会,开展诗歌朗诵、文艺演出等活动。并在平顶山建立徐玉诺纪念馆,出版《徐玉诺研究》会刊,先后编纂《徐玉诺文集》《徐玉诺君》《徐玉诺先生的故事》《徐玉诺诗歌选》《将来之花园》等书10余部。
作品来源:鲁山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