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作为宣传人,他深入基层,心有感触,笔下生情。
现在,作为后城人,他扎根基层,肩负使命,全力扶贫。
这是鲁山县委宣传部驻张官营镇后城村第一书记朱亚飞的真实写照,2017年10月,29岁的他被组织选派到鲁山县张官营镇后城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后城村位于张官营镇区西北部,辖3个自然村、8个村民组,有478户1940人,现有贫困户18户26人,村民主要以传统种植为主。
建强基层组织,筑牢乡村“堡垒”
群众要致富,关键靠支部。入村伊始,在深入走访掌握村情民意的基础上,朱亚飞将建强基层组织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入村后第一个党员学习日,他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增强做一名合格党员的意识。组织成立党员先锋队、巾帼先锋队两支志愿队伍,在每个党员学习日后,集中开展环境整治,增强党员队伍的凝聚力。
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朱亚飞配合镇党委,积极做好各项工作,成功选出新一届“两委”班子,委员也由以前的3人增加到5人,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堡垒的战斗力,同时引导他们在规范上下功夫,健全“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推进两委日常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在红旗村创建活动中,朱亚飞和村“两委”进一步完善村级硬件设施,设置党的十九大精神广播室,联系鲁山县新华书店捐赠价值4万余元的图书1600余册。2018年3月,后城村荣获鲁山县基层党建红旗村称号。
大力发展产业,挺起乡村“脊梁”
要想先脱贫,产业要先行。朱亚飞首先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上下功夫,他一方面积极配合上级做好村级光伏电站的建设工作,实现了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的转变,带贫贫困户29户。另一方面在2018年底结合全县“献爱心、送致富树”活动,联系单位县委宣传部购置树苗1100棵,采取连片集中种植的形式,栽植扶贫经济林16亩,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
朱亚飞还积极帮助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落实行业扶贫政策,确保应享尽享。为增强贫困群众就业能力,联系县就业局举办就业技能培训班两期,为107户贫困户进行培训。
贫困户王福水家因妻子患大病致贫,虽然后来病情痊愈,但家庭生活困难。朱亚飞帮助王福水发展养猪,协调场地、帮助申请到户增收资金和小额贷款,实现居家就业,目前已经建起占地300多平方米的猪厂1座,存栏生猪50余头,2019年以来出栏生猪16头。
改善人居环境,美化乡村“容颜”
后城村地形呈狭长地段,人口聚集,垃圾乱堆乱放现象严重,朱亚飞和新一届村“两委”将改善人居环境作为民心工作来抓。
在镇政府投入资金的基础上,朱亚飞又筹集资金4万余元,为村委会配套建设水房,广场安装监控,对村里坑塘进行整治,沿坑塘200米道路两侧修建景观绿化带,同时带领党员干部对全村积存垃圾进行清除,对路肩进行平整,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申请单位资金1万余元为特困供养贫困户刘振昌新建厨房、厕所,铺设出行通道。
驻村以来,后城村先后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建设王庄自然村文化广场1座,推动30万元游园项目开工,实施危房改造24户,新栽植红叶石楠750棵、樱花树370棵、梨树1100棵,全力打造人居环境工作亮点。
增强内生动力,振奋乡村“精神”
面对部分贫困户还存在的等靠要思想,朱亚飞积极发挥宣传部门优势,有效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2018年3月,后城村邀请专业剧团来村演出,在演出前,对近年来涌现出的五好党员、道德模范、孝善之星、优良家风户、优秀脱贫户等10个奖项14人进行表彰,颁发荣誉证书,设置光荣榜,大张旗鼓的表彰有效激发了他们的内生动力。获得“自立之星”称号的贫困户温红涛说:“在全村群众面前接受表彰,俺感到很光荣,脱贫更有劝了。”
朱亚飞还依托县委宣传部到后城村开展“到人民中去——助力脱贫攻坚鲁山文艺界走基层活动”等文化下乡活动3次,传播党的十九大思想,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
2018年以来,后城村先后荣获平顶山市文明村、鲁山县基层党建红旗村、张官营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先进单位、张官营镇危房改造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朱书记年龄不大,但敢想敢干,经常是白天忙着入户解决群众诉求,晚上加班加点完善扶贫各项资料,一个人承担了大部分的扶贫工作。”后城村党支部书记刘刚说。
“我早已把后城当做我的家,扎根这片土地,我付出着自己的青春,收获着群众对我的信任,我无怨无悔。”朱亚飞说。(平顶山传媒记者常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