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鲁山与山东滕州的墨子故里之争没有意义!从传承和历史中寻找

719
lushanweb 发表于 2018年07月02日

  喧嚣尘上的墨子故里之争已经在岁月中沉淀,除了部分不认真看书行万里路的砖家之外。国内外学者多以河南鲁山为墨子故里,墨学研究圣地!不过非常遗憾的是中原墨学研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百花齐放之后,伴随着箫鲁阳,郭成志老先生相继退隐后走向凋零!

/upload/bbs/2018/07/02/dc87880e-f11c-48ca-88dd-103e8c478777.jpg



  那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墨学精神伴随着经济发展成为社会的珍品!正所谓学识渊博,行万里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都不如一张好脸来得实在。家长过分的溺爱,社会价值观的变向都是墨学发展的巨大阻力!如何去改变这种能够现状,我想短时间内还没有办法。



/upload/bbs/2018/07/02/93b71ba6-74cc-4349-9e65-db772aa300f5.jpg

  每一次墨子故里之争的结果都不是墨学发展达到新的高度的沉淀!相反都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傀儡,不得不说滕州的墨子博物馆,河南鲁山的墨子古街都是打着传统的口号敛财。面对这种情况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文化和社会现象的悲哀,真正致力于墨学研究的学者则有心无力找不到一个自己的跳板。这种混乱的局面似乎并不只是在墨学研究复兴领域,可以说是整个传统文化所要面对的壁垒。


  如今无论是山东派的墨学研究者还是河南的墨学研究者都已经年龄过半百,不得不说一个时代的过去没有传承他们的努力就有一次要化为灰烬。几遍中原墨学研究出现一个年轻活力无限的我,但是很多时候杯水车薪难以解决问题!自古以来墨家就没有统一过,韩非子的墨家三分。隐灵教所言的东西墨家的勾心斗角,正是因为争鸣才生生不息。


/upload/bbs/2018/07/02/d7e8641d-878d-40e8-8222-c4859d9bc2d7.jpg


  墨学发展的未来究竟在何方?我想此时最为关键的不是弄清谁是谁非,而是所有的力量整合在一起百家争鸣的同时为墨学发展做好规划,将前人的研究传承同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相信不久的未来墨学研究的所有人会站在一起,就像墨家最后归为一流一样!


  希望各位学者可以留下自己的足迹,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我们交流!


收藏
共0回复/0页 
  使用高级回复(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