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书欣||屏幕里隐藏的美好时光 鲁山县作协

951
网罗天下 发表于 2019年12月29日

  开门七样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人生追求的最基本要求。吃喝玩乐,吃喝是前提,但唯有“玩乐”这样的精神愉悦,才会让一个人活得有质量。抽陀螺、荡秋千、捉迷藏、下河捉鱼、上山逮兔子……往事如烟,却一直珍藏在心中,令人难以忘怀。

  这些美好的记忆里,印象最深的,首推唱大戏。舞台上从高空垂下的屏幕,那时叫它幕布,随着生、旦、净、丑不同角色的说唱,后面偌大的幕布也不时变换着各种各样的图案。唱《长坂坡》,幕布上呈现的是一段雄伟的古城墙;唱《风雪配》,那必然是纷纷扬扬的一片大雪……如果是夜晚,幕布上的图案就更好看了。戏子们穿着亮丽的戏装,舞台上变幻着不同的灯光,幕布也随着场景不时更换图案,往往隔着几里地,那灯火辉煌的场面还清晰可见。

/upload/bbs/2019/12/29/29c4000b-3bb1-4035-afd4-b096fb4b74df.png

  这个时候,父亲常常是拉着我,挤在人山人海的看戏人群中,让我骑在他的脖子上,给我幼小心灵里留下一段美好的时光。

  真正能把人物搬上屏幕、并且能让人物活灵活现呈现在观众面前的,肯定要数电影了。《地道战》、《地雷战》就不用说了,黑白片,人物脸谱化严重,但电影屏幕前面,观众也总是挤扛不动。往往是在邻村上演,好的位置占不到,个子又小,父亲不能总跟着,就到处找砖头寻瓦块,可哪里找得到呢,早被别的孩子抢先搬走垫在脚底下了。无奈,只好站在屏幕的后面,反着看,却也看得津津有味。

  看电影回来,三五成群的人们走在回村的道路上,说不定突然从哪个角落窜出个人影,装作小鬼怪叫一声,把女孩子们下的四散逃开,然后一阵笑骂,一阵狂奔。

  时代不断变迁,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我七八岁时,村里有了电视。当然是黑白的,黑白电视也惹人眼羡。最初有电视的那家主人一到傍晚天擦黑儿,就把一张方桌子摆到院子里,电视放在上面,每有人来,特别是长辈,主人家就不断地给来人让座,渐渐地,主人家的椅子全搬了出来,来人还是越聚越多,逐渐就把整个院子站满了。来得晚的孩子们看不到,就找人缝儿往里钻,有的干脆爬到墙头上,骑在瓦片上抱着临近的树干看。第二天,主人一看,墙头下面掉了一块瓦片,也不生气,捡起瓦片,塞到墙头上,晚上照样把电视搬出来给大伙看。

/upload/bbs/2019/12/29/23e58fc4-4eba-4417-a424-6127f2e89499.png

  印象最深的是看《霍元甲》。不能天天早到,很多时候母亲要逼着背书或者写作业,有时等偷偷溜出去时,电视剧已经演了大半。有一次,和两个伙伴又一次迟到。偏偏放映电视人家的胡同口卧着一条小狗,我们三个刚刚走近一点儿,那狗就站起来汪汪地叫。一个伙伴急中生智,绕到胡同的另一边,远远地拿起一块石头投向小狗。小狗遇到了挑衅,闻声撒腿就去追赶。当然,追出胡同不远,它就停下了。它想起了自己看家护院的职责。不过这短短的半分钟时间已经足够用了,我们乘机溜进胡同,钻进放映电视的主人家里。可惜了那个同伴,第二天缠着我俩讲述了一遍又一遍剧情,还嫌讲得不够仔细。

  黑白电视在村中上演了很多年,那时很多人家并不真正富裕,哪管对眼睛有没有保护,只要一开电视,为了省电,十五瓦的灯泡就被拉灭了。后来,人们嫌黑白颜色不好看,就出点子买了彩纸,蒙在电视屏幕上,效果果然非同一般。我结婚时,花了将近半年的工资,掏两千块钱买了一台25吋的彩色电视机,赢得村中人们一片啧啧赞叹声。时光飞逝,智能电视很快上市。只十几年工夫,我家的彩色电视机就被淘汰了,几年前五十块钱卖给了废品站。


  2004年,我花三千多块钱买了电脑,台式的,显示器还像老款的电视。连了网线,每天家里都聚集了很多人,搜索好看的电影。搜索节目时,我看到人们的眼光里充满着好奇与惊讶。这个小小的物件里怎么隐藏着那么多东西?怎么想看什么就能找到什么?

  电脑彻底改变了戏曲、电影、电视的娱乐功能,不仅能娱乐,更能用来学习和工作。那一年,我花了将近一年的闲暇时间,把几年来写下的作品一篇一篇打出来,分类储存。不久,我拥有了第一部手机。有储存卡,我把从电脑上下载下来的好文章一篇篇复制到储存卡上,有了空闲就打开手机读上几篇。那几年,《人民文学》、《小说选刊》、《当代》的网上在线阅读都是免费的,它们给了我阅读写作上莫大的帮助与鼓舞。


  时光转眼就是二十年,二十年中国的变化,超越了之前的两千年。我家的电视机早换成了智能电视,具有了联网功能。电脑是笔记本的,且家里每人都有一台,再也不像当初骑在墙头上争看黑白电视剧的年代了。十多年里,手机用了一部又一部,往往用了不到两年,接打电话还好好的,就又更换新手机了。时不我待呀!

  父亲已经八十岁了,不会用智能手机,更不会上网。村子里或者邻村只要有大戏唱,他都仍要不厌其烦地走着去看。几年前我花二百多块钱给父亲买了一部唱戏机,一个小小的卡片能储存一百多部大戏。我教父亲怎样选戏,教会了,父亲就抱着唱戏机来到村中的文化广场上,聚集了几个老人,天天不出村子看大戏。几个老人看着看着,有时候不约而同地感叹道,我们真是赶上好年代了,年轻时候做梦也不会想到会有这样美好幸福的时光呀!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杨书欣

河南鲁山“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活动优秀奖


收藏
共0回复/0页 
  使用高级回复(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