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酥梨飘香 董周乡“三路并进”唱响生态富民曲

563
网罗天下 发表于 2020年06月15日

鲁山县董周乡以“红鹰创业工程”孵化中心建设为抓手,依托五里岭林果经济长廊,创新打造组织引领、市场拓销、脱贫致富“三路并进”模式,让特色产业在脱贫攻坚中挑大梁,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唱响了生态富民曲。

/upload/bbs/2020/06/15/d9f6c159-1b38-42c7-ac4b-2923265bd33b.jpg

突出示范带动 走实组织引领路 


成立五里岭林果产业党总支,下设6个产业党支部,吸纳党员65名,设立技术帮扶、销售指导等岗位,发挥党员致富能手会技术、有头脑、懂管理、善经营优势,为广大果农特别是贫困群众提供种植技术、销售指导等服务。同时,结合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成立以28名党员种植大户为骨干的党员志愿服务队,护航产业发展。在产业党总支引领下,2800多户群众参与林果种植,种植面积达5万余亩,年产果品逾10万吨,产值达2.65亿元。


聚焦规模经营 走稳市场拓销路 

以“红鹰创业工程”孵化中心为平台,从生产、销售、管理、服务等环节入手,建立规章制度,将酥梨苗木繁育、栽培技术和无公害标准等统一规范起来,加快产业化进程。注册“鲁山硒梨”商标,精选品相好、口感好的梨果包装销售,受到广大消费者认可。目前,“鲁山硒梨”已成为县内外驰名商标,超过500户果农申请商标使用权,纳入规范化管理,打上商标的酥梨利润预计提高30%以上。同时,规划建设总容量1190吨的气调保鲜库14间、总容量340吨的预冷间2座、农贸市场一座,覆盖产业带贫基地5个,项目建成后,可实现酥梨错峰销售,一年四季供应市场,提升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决胜全面小康 走上脱贫致富路

通过冷库及市场摊位出租,全乡村级集体经济预计年增收120万元以上。其中,蔡庄村规划建设水果保鲜库2座,可储存鲜果200吨,年集体经济预计收益10万元以上。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通过合作社流转土地5000余亩,200户贫困户每年每亩收益800元以上;65户贫困户通过入股分红每户年增收500元;26户贫困户通过技术培训,自主发展梨树种植,有了增收致富产业。同时,1200多名贫困群众不出家门实现就业,人均年增收8000元以上。


收藏
共0回复/0页 
  使用高级回复(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