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光阴》

682
lushan258 发表于 2021年08月11日

光阴

贾建霞
爷爷出生在辛亥革命前夕。其时,中国人民、进步学生和爱国人士为争取全人类解放,打倒军阀,推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压迫,建设民主、和平、独立、自主的中华民族而展开了一次又一次地殊死斗争。大革命失败后,中国人民继续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万恶的旧社会、受压迫受剥削,爷爷就是在那个年代、那样的环境下生长,没有学可上,没有安静的生活和稳定的环境,民不聊生。后来,仅间断读过私塾的爷爷,跟着进步人士扛枪闹革命,打土豪,分田地,跟着陕南游击队人员出生入死,为解放商洛乃至全中国做出了青春男儿应有的贡献。解放后,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忠实劳动,本分做人,虽为白丁,但一生清白。
父亲学龄前,爆发了旷日持久的抗日战争,商洛山区“跑土匪”。为躲避匪患,祖母带着年幼的父亲在丹江两岸的娘家和贾家两地跑,居无定所,民不聊生,即便这样,祖母依然在父亲学龄期把他送往学校。父亲勉强上了几年学,小学毕业后,再也没心思上学了。他一心想学一门手艺,早点为家里减轻负担。父亲16岁时,祖父把他送给从不收徒弟的刘爷爷,拜师学泥瓦匠手艺。“艺精心更苦,何患不成功。”这一学就是一辈子,箍墓、修门楼、盖房,没有什么能难倒他的,他手艺精湛,徒弟众多,做遍了方圆百十里的活路。他就是这样仅上过几年学的人,却与人为善,有求必应,忠实厚道,正直正派,把师傅承携到老,自己劳碌终生,晚年儿孙绕膝,寿终正寝。

/upload/bbs/2021/08/11/e7d45c07-7976-4fff-8a0e-02dc32b64a66.jpg

父亲生养了我姊妹三个,上世纪七十年代,尚在贫困中的我们,依然被父亲一一送去上学。他辛苦打工,挣得的钱粮不足以让我们糊口,但在学习、学业问题上,从不马虎。有一年爷爷生病卧床,我想辍学在家帮祖母做家务。父亲晚上做活回来,知道后坚决反对,借了5元学费,第二天一大早去了教导主任那儿不让为难我报名。哥哥上高中时,看到家里劳力单薄,想辍学买拖拉机挣钱养家,话一出口,就遭到父亲的极力反对:“你上你的学,挣钱有我哩!”妹妹上初中时,因学习吃力想放弃学业,父亲做活回来得知妹妹的情绪后,到老师处说情,争取给妹妹补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家能培养出当时的大学生和中专生,是各自努力的结果,更是父亲支持和辛苦的功劳。物质上的荣华富贵,有尽头,也容易让人产生惰性;而知识上的跋涉,却会叫人愈加坚韧和自信。尤其走南闯北的哥哥,几十年,奋斗不止,取得了博士学位,后作为高级人才高薪聘用,成为所在行业的顶尖和权威人物,为国家和单位培养研究生、博士生等高级人才几十人,是他本人的自豪,是我们家的荣耀,也是他所在行业的荣幸。“寒门出贵子”,只有受过艰难的人,才知道人生不易,才会愈挫愈勇,欲求改变和超越。做最好的自己,是个人的努力与选择,也是顺应时代的必须。如果满足于当下,满足于已拥有的,而不求进取,浑浑噩噩,那必将被时代淘汰。尤其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没有学习的信念,不管是年轻人还是长者,都会被时代远远地甩在身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今之中国,是一个经济发达、国力强大、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的国度,我们每一个人,只有不断学习,努力进步,一心为公,才能为国家进步,民族复兴做出个人的贡献和力量!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我姊妹三个的后代,共5个孩子,其中:1个研究生、3个本科,皆进入西安科研、金融、教育行业,踏实工作,刻苦训练,努力提高,还有1个小学在读。我相信,在我们的鞭策和言传身教下,这些孩子会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进步,做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新时代青年!“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不负青春,追梦有我!

(图/何进文 李涛)


收藏
共0回复/0页 
  使用高级回复(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