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拥有一颗恭敬之心

209
网罗天下 发表于 2018年07月17日


    恭敬之心,就是谦恭而有礼貌的敬畏之心。做人,要修养自己,就要拥有一颗恭敬之心,敬一切的人,敬一切的事一切福报都从恭敬中来。

    以恭敬之心待人,是为人之道。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文明强调以礼待人,能恭敬待人者,必是有德之人。“礼者,敬而已矣”(《孝经》),意思是说,所谓“礼”,不过是一个“敬”字罢了,礼记开篇说“勿不敬”。由此可见,礼的核心是“敬”。论语说,“君子敬而有礼,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弟兄也”。内心的敬不丢失,待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此谓君子境界。君子能爱人,能敬人,你若能把他人放在最高处,把自己放在最低处,这时的你体现出来的就是宽阔的胸怀,无限的智慧,对方内心里也一定会恭敬你。这样,心情愉悦,人际关系和谐。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可见,恭敬别人就是庄严你自己,赢得人世间的温情与友谊。

    以恭敬之心求学,是做学问之道。真诚恭敬是做学问的要点。学习,若能有一颗恭敬之心,便不再是单纯的学习,而是人性的升华。学无止境,人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要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是走马观花,需要专注和认真,需要有恭敬之心。明代文学家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到“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我们可以看出宋濂幼年求学时是多么虚心、虔诚、恭敬!学习要有恭敬之心——一定要诚心正意,一分真诚恭敬你能体会一分,十分恭敬真诚你能体会十分。

    以恭敬之心做事,是做事之道,也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基础。“业”是什么?学生的学习是“业”,教师的教是“业”,成人的工作是“业”,保家卫国是“业”,助人为乐也是“业”。忠于职守敬业乐群,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主张人在一生中始终要勤奋、刻苦,为事业尽心尽力。子曰“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将全部精力集中在事业上,心无旁骛就是敬业。做每一件事,都用一种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心尽责地做好我们每天的工作。雷锋日记中曾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工作的岗位?”这段话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上,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爱自己的岗位,都要发挥最大的作用,都要做出更大的贡献。实现人生更大的价值。

     播下好的思想种子,便收获好的行为,播下好的行为,便收获好的习惯,播下好的习惯种子,便收获好的性格,播下好的性格种子,便收获好的命运。

    让我们一起播下优良的种子——拥有一颗恭敬之心。以恭敬之心待人,以恭敬之心求学,以恭敬之心做事,成就自己,和谐社会。


———————————————————————

作者简介:常文侠, 中学语文一级教师。

发布人:鲁山县一高    发布时间:2017-01-08    

收藏
共0回复/0页 
  使用高级回复(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