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道德经,处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状态,虽然疑惑的地方众多,但乐此不疲。或许是潜意识里受陶渊明笔下五柳先生的影响吧:“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进而想到年轻的生命,也是在不断地汲取、积累、整合,当有一天真正达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状态时,或许已是生命的尽头。这样说来,竟有点凄凉,难不成人这一辈子都要活的混混沌沌,如同隔着一层薄纱去看世界?或许,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这一层薄纱尽可能的再抽去一些丝,更透亮一些。
早上五点多,又如约醒来,可惜既不用上早读也不用值早班,竟然无事可做了。与其为已经夭折的懒觉惋惜,不如想一下为何会进入懒觉模式失败。首先想到的是生物钟,从周二到周六,每周七天要早起五次,概率达到百分之七十一。当一件事情运行概率达到七成时,已经是趋于成熟的阶段,想要挽回已是无力回天了。想到这里也就原谅了生物钟,意志都无法执行的事情,怎么可以强迫身体去完成,毕竟身体的规律是靠惯性完成的,惯性如果能收放自如,甚至急刹车也就不能称之为惯性了,于是与身体达成了一个和解。
早上醒来的时候或许是最接近兽性和神性的。介于睡眠和清醒之间的混沌状态,思想就容易天马行空,不受约束。身体在一夜的睡眠之后需要排泄和进食,是动物性的具体体现。灵魂在夜的净化之后,抛除昨日的世间纷扰,得以与自己对话,从宇宙的角度去看自己和世界,又是神性的彰显。
不经彩排的人生就像摸着石头过河,但走着走着依旧还是会发现一些规律的。顺应或者利用这些规律才能让生命的河道更自然、更流畅,免得生命的大河在一处急转弯时,冲出河道。决堤不仅会祸及亲人邻里,最直接的是导致生命河流的干涸。想来,还是让它缓缓流动,自然消亡为好。人之所以为人,首先是有一个肉体,其次是有一个灵魂。人这一生,要想过得舒坦,至少要在三件事上达成和解:一、与自己的身体达成和解。身体是灵魂的载体,没有一个好的身体,世间安静纷扰均与你无关;二、与自己的灵魂达成和解。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生命如芦苇一般脆弱,但因具有灵魂而高贵。可见会思想的灵魂在生命中的地位有多么显赫,只有与自己的心达成和解,方得安静祥和;三、与周围的人和事达成和解。人终究是社会性动物,与外界的和解是为了阻止社会的污质淹没心田。
生命是一条自然而然的河流,有时激荡,有时徐缓,但终归有它自己的方向。“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也算是宇宙中的佼佼者之一了,但终究逃不过自然。既然身体唤我醒来,那就不要贪恋睡眠。虽然没有什么依据,总觉得人这一生中,很多东西都有定数,是限量使用的,如果过度消耗,最终会导致生命大河的决堤。如同这睡眠,身体唤醒我时,或许潜台词是这样的:不要睡了,不要睡了,你的睡眠时间只有那么多,而你还有那么多事情没来得及尝试,总不能让未来的某天只做事不睡觉吧。要小心使用睡眠时间。于是我醒了。
说到定数的问题想到两件非常有趣的事:
一、暂且把人生比作一长条切好的吐司,而睡眠时间是一瓶蓝莓酱。大众的口味都是两片吐司中间涂一层薄薄的蓝莓酱。毕竟蓝莓酱只有一小瓶,而吐司面包却是一大包,当然要小心搭配。但恰巧有偏爱蓝莓酱的人,每次都要涂上厚厚的一层,然后有滋有味的吃。时日不多,看着越来越少的蓝莓酱,潜意识里就有了危机。于是,老年人总是吵着不想睡觉,因为自己的蓝莓酱还剩多少只有自己知道。最终蓝莓酱耗尽,只剩下吐司面包,干巴巴的也没有任何意义了。于是,生命走到了尽头。
二、假如生命是一只装满水的木桶,这样说来,人从一出生便开始了倒计时。组成木桶的每一条木板都是生命的要素,每天的消耗其实都是在从木桶的边缘一点点的锯它的一根根木板。譬如,特别喜欢睡眠的人,每天都比一般人多锯下一段睡眠这根板,生命的汁液也就从睡眠这根短板位置顺势流出,汇入宇宙,不再属于他。这样想来,还是平均一些的好,把木桶的边缘锯的差不多高,才能让生命的汁液以最缓慢的速度流出。
突然想到这两个案例,都符合我脑海中生命要素是一个定数的概念,只是更形象更易理解罢了。如果拿上述两个实实在在的案例让众人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我想最愚昧的老妇和最天真的孩童也能给出完美选择。生命的神圣就在于它的虚幻性,一层薄纱使众生迷茫,从而凸显了一双慧眼的重要性,透过薄纱看世界的能力直接决定了生命的选择和质量。凡事适可而止, 有节制,顺其自然。也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是故去甚,去奢,去泰。”
昨天读了周国平的随笔,很是受用,甚至摘抄了好多,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死亡的这段:死亡是神秘的黑夜,生命如同黑夜里一朵小小的烛光。它燃烧,照耀,突然被一阵风吹灭;或者,逐渐暗淡,终于慢慢地熄灭。 在另一个黑夜里,同一朵烛光会不会重新点燃? 也许,在天国里没有黑夜,只有光明,所有的烛光其实并未熄灭,只是回到了那永恒的光明中?
周国平对生命的思考实在太到位了,令人脑洞大开。我们要做的就是小心保护和使用这一朵烛光,倘若一阵强风吹过,烛光熄灭,那又如何?经过小心谨慎珍惜过的生命,就算走到了尽头,有无能为力的挫败感,但更多的应该是顺时应天的坦然。
后记:
最近由于多梦而睡眠质量不好,生物钟又总是早早的叫醒我,脸上也冒出了一些痘痘,在夜间醒来的时候觉得日子简直是过不下去的煎熬。心想:现在睡眠质量就如此差劲,等到更年期时候得有多痛苦?夜总是变着法儿的吞噬着人的意志。转念一想,如果一夜无梦,睡眠或许只是闭眼睁眼的事,又有什么意义?是梦和失眠让夜成为生命中可以感知的部分,使生命的长度翻倍。一看到阳光,就忘了夜里受到的一切折磨,今天天气不错,出门晒太阳吧。
作者:张娟娟
发布人:鲁山县一高 发布时间:2017-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