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乱臣专政,贼子专权,时局动荡,群雄并起,天下大势真可谓是“合久必分”。一时间豪杰相争,竞相问鼎中原。而此时被献帝称之为大汉皇叔的刘备,也顺应时势得其人和暂得少许基业。当时刘备依刘表驻新野,刘表病死,幼子为主,将荆襄九郡献与率军五十万南下的曹操。刘备不得不弃新野,走樊城,而又携民渡江败走汉津口,真可谓是“惶惶如丧家之犬”。
在他这一段辛酸坎坷的历程中,上演了一幕为人所不齿的事情:刘备被曹军逼至长坂坡,赵子龙单骑救主,冲出重围将幼子阿斗安全带到刘备面前。而此时“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曰:‘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因为此后人很多说刘备假仁假义,又因相声大师侯宝林说过“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更是让很多人认为刘备此举真是虚伪,善于逢场作戏,笼络人心。
在此我要为刘备鸣不平了。
刘玄德世之枭雄,但是也是望子成龙,爱子心切的父亲。漂泊半世,得此血骨,刘备必定也是爱子有佳,视之如掌上明珠。问世间有哪个父亲不爱自己儿子的?这是血肉之情,是父子亲情,是人之本能。
然而当时曹操十万大军把刘备赶得子妻离散。云长、孔明去江夏求救未回,身边战将只翼德、子龙。数十万群众跟随刘备而遭受战争之苦。因此“玄德大哭曰:‘十数万生灵,皆因恋我遭此大难;诸将老小,皆不知存亡;虽土木之人,宁不悲乎!’”此时玄德内心自责而又愧疚,悲惨而又凄苦。而在这时看到襁褓中酣睡的阿斗,看到血染战袍,险些损命的子龙,看到颠沛奔走的百姓,看到奋力死战的将士,听到其母投井自死的噩耗,他怎能不怒上心来?内心感情激流的相互冲击,很自然就转化为对孺子阿斗的愤怒了。很显然阿斗就成了刘备出气的对象,因为不是为了阿斗,子龙也不会险些丧命,不是为了阿斗,其母糜夫人不会投井自死。此时的刘备把一切的责难都归结到阿斗身上,所以将阿斗“掷之于地。”
但此摔并非要致阿斗于死地。因为对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他那里晓得为自己母亲死难,将士负伤呢?况且“虎毒犹不食子”,何况是人呢?所以从人之本性来讲,刘备摔子是情感的宣泄,而又情理之中,是感情的自然发展。当时刘备的心中激流相互冲撞而更多转化成爱子之情与怒子之意。因为爱子所以不能把孩子摔死,因为怒子所以又要摔子。这两股激流的冲撞使得他情不能自已,不那样做都不行,所以摔子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了。
我想当时的刘备不会再思虑半天:我是摔还是不摔呢?我不摔别人会不会认为我私心太重,不顾将士安危呢?我摔别人会不会认为我虚情假意逢场作戏呢?我想他不会这样再考虑半天,因为当时的情形事态也不会给他过多考虑时间,情感发展是瞬间的事。因此我认为刘备摔孩子是情行并进,情之所至,行之所举。并非什么“收买人心,逢场作戏,假仁假义”。至少刘备当时没有考虑到这些,很大程度上那是后人的强加。
———————————————————————
作者简介:程培豪,鲁山一高语文组。
发布人:鲁山县一高 发布时间:2017-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