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文化:墨子与风筝的传说

241
Vce. 发表于 2018年11月08日

风筝,古时称为“鹞”,北方谓“鸢”。大多数的人认为风筝起源于中国, 而后广传于全世界,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中国最早出现的风筝是用木材作 的。春秋战国时,东周哲人墨翟(公元前478-392年),曾“费时三年,以木制木 鸢,飞升天空”。墨子在鲁山“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这是说墨 子研究试制了三年,终于用木板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 造的这只“木鹞”(或“木鸢”)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 (约纪元前300年左右),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年。

直至东汉期间,蔡伦发明造纸术后,民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因此可以推断,中国风筝已有两千年以上历史了。

墨子把制风筝的事业传给了他的学生公输班(也称鲁班),《墨子·鲁问篇》 中说,鲁班根据墨翟的理想和设计,用竹子做风筝。鲁班把竹子劈开削光滑,用 火烤弯曲,做成了喜鹊的样子,称为“木鹊”,在空中飞翔达三天之久。,《鸿书》 上说:“公输班制木鸢以窥宋城。” 最初风筝常被利用为军事工具,用于三角 测量信号、天空风向测查和通讯的手段。

在正史中也有关于风筝的记载,时间较五代更早,其一是南朝的“侯景之 乱”,梁武帝被侯景围困,城墙被包围。曾放风筝向外求援,据南史卷八十「侯 景传」中所述,在梁武帝萧衍大清三年(公元549年)时,侯景作乱,叛军将武帝 围困于梁都建邺(即今南京),内外断绝,有人献计制作纸鸦,把皇帝诏令系在其 中,当时太子简文在太极殿外,乘西北风施放向外求援,不幸被叛军发觉射落, 不久台城即遭攻陷,梁朝从此也衰微灭亡。这是简文施放风筝向外求救不幸失败 的故事。

相传在公元前五世纪时,希腊的阿尔克达斯就发明了风筝,可惜后来失传。 直到公元十三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从中国返回欧洲后,风筝才开始在西方传 播开来。

作品来源:鲁山文学艺术网

收藏
共0回复/0页 
  使用高级回复(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