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结乃平顶山市十大历史名人之一,位列第七位。十大历史名人的评选始于2005年,历时三年,鲁山入选四位,占总数的五分之二,分别为刘累、墨子、元结与牛皋。这充分说明鲁山的文化在我市悠悠历史长河中的厚重。评选尘埃落定之后,不少朋友问我,元结荣鹰此誉,何以琴台善政之元德秀未能列入?我对评选细则稍有了解,德秀乃结之族兄,族兄族弟都入,确有不合适的地方,再者,虽然德秀被时人赞为“元鲁山”,后人尊为“元神仙”,史书中亦多有记载,但比之元结在政治和文学史上的地位还是稍逊风骚。
元结堪为唐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历任道州刺史、容州刺史、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经略使等职。他领兵征战,威震四方,有怀报国,清德卓行,忧国忧民,刚正不阿,充满了深厚的民族情结和高尚的民生情怀。所到之处,敢言心声,诚信化人,有勇有谋,政声颇佳。也难怪元结像元德秀一样,常被时人称为“元道州”、“元容州”,每在一个地方任职就留下无数轶闻美谈,其“以德服人”、“宁可贬官,也不刮民”、“身谕蛮豪、绥定八州”等事例,作为中国古代爱国经典故事,被收入《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尤其是元结的诗歌创作,反映民生疾苦,质朴醇厚、情感激愤、笔锋犀利,散文则短小精悍,神形兼备,道达情性,堪为现实主义典范;也难怪欧阳修赞其“笔力雄健,意气超拔”,与之同时代同命人的杜甫诗赞“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两章对秋月,一字偕华星”——杜甫所谓“两章”,即元结之《贼退示官吏》和《舂陵行》两首诗章;也难怪人们把他看作是韩(愈)柳(宗元)古文运动的先驱者,称赞其上继王勃、陈子昂而起,中与杜甫并肩努力,后为白居易、元稹等的新乐府运动开路;评论其在中国文学史上有承前启后的功绩。
和墨子一样,元结根植鲁山。他生长于斯,挚爱着家乡,死后又归葬故里,千百年来受到鲁山人民的爱戴。他的人文思想深受这片灵秀山水的滋养,深受鲁山先哲的熏染;他的民生情怀与墨子“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主张一脉相承。所以说他和墨子一样,是鲁山人民的骄傲。
十大历史名人的评选具体由市炎黄文化研究会组织实施。2008年8月评选结束后,市炎黄文化研究会针对每个历史名人召开研讨会,充分挖掘这些历史名人的文化内涵,扩大宣传效果。2010年市炎黄即面向社会下发通知,征集元结文化稿件,拟召开元结文化研讨会,县文联为配合此次征稿,于2011年3月亦下发通知,并在《尧神》2011年5月号登出征稿启事。两年多来,市炎黄与县文联共征集元结文稿百余篇,今以《尧神》特辑的形式付梓出版。由于页码限制,尚有部分文稿未能登载,以后将逐步选用。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征稿,不少大学教授及研究专家参与,尤其是原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马驰先生情倾鲁山,不但亲笔撰文,而且积极组织刘玉峰、黄寿成、贾志刚等几位专家撰写,他们提交的论文角度新颖,立意深刻,独树一帜,把这次文化研讨活动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因为编者并非元结研究专家,编辑中难免出现舛误,敬希朋友们见谅。另外,有些论文学术观点与引文出处可能不太一致,编者也不便统一,在此亦予以说明,并恳请方家正之,以便今后结集更趋完美。
作品来源:鲁山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