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上午,“徐玉诺铜像”落成揭幕仪式在平顶山徐氏九亩阁文化园区大门前举行。
该活动是由平顶山市徐玉诺文化研究会、徐氏九亩阁文化园区联合举办,平顶山市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参加了揭幕仪式。由徐玉诺曾孙徐帅领在活动上做欢迎词。
徐氏九亩阁文化园区位于香山寺西段约3公里处,当日,由徐氏后人组建的威风锣鼓队、歌乐团、秧歌队等现场助兴,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园区南北两台大戏同时开唱,使揭幕仪式隆重而热烈,万余名热情的群众冒雨观看了落成揭幕仪式和演出。
徐玉诺,河南平顶山鲁山县人。五四时期著名诗人、作家。是河南省走向全国的第一位作家,有“河南作家的一面旗帜”的美誉,曾被誉为“替社会鸣不平,为平民叫苦的人”。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一生写了400多首诗,30多篇小说,20多篇散文,创作与改编剧本7本,同时曾执教于河南、山东、福建、吉林四省27所学校,是一位有成就的教育家。1922年,徐玉诺编辑出版了诗集《将来之花园》和《雪朝》等优秀作品,揭露当时社会黑暗,引起较大反响,受到鲁迅、茅盾等著名作家称赞。此外瞿秋白、郑振铎、朱自清、闻一多、叶圣陶等人,都对他的诗表示过赞赏和评论。1958年4月9日徐玉诺病逝于开封,归葬故里鲁山徐营凤凰山下。
据徐玉诺侄子徐秋生介绍, 铜像由徐玉诺的侄子徐玉诺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徐本旭自发筹资,用黄铜1000公斤,以徐玉诺40—50岁之间的照片为版本,耗资12万元,历时6个月铸造,后经徐玉诺女儿徐西兰确认,在徐氏九亩阁文化园区建起了他的铜制塑像。塑像基座高4.3米,半身铜像高1.8宽1.72米,基座上背面篆刻了徐玉诺生前经历,再现了他的生前主要事迹。
作品来源:鲁山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