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小儿从前》&《匠心》|我县两名作家问鼎《百花园》年度大奖!

679
Jerry 发表于 2018年11月08日

/upload/bbs/2018/11/08/bed02405-c904-4779-979c-803572883f3c.jpg

我县两名作家在《百花园》2015-2016年度优秀原创作品评选中获优秀奖


近日,《百花园》(2015-2016年度)优秀原创作品奖评选揭晓,我县有两名作家获奖。


该奖项是《百花园》杂志设立的年度奖,分设优秀作品奖和优秀作品提名奖,每年评选一次,已连续评选35年,先后有500余篇作品获奖。有数十篇获奖作品被选入中学、大学语文教材,并有多篇作品改编为微电影或译至国外。在本届评选中,共评选出优秀原创作品奖15名,优秀原创作品提名奖15名。我县作家叶剑秀的小小说《发小儿从前》、李广阔的小小说《匠心》均获优秀作品奖。7月11日至14日,叶剑秀、李广阔二人将赴郑州参加颁奖会和冯骥才作品研讨会。


《百花园》是全国公开发行的文学杂志,倡导小小说文体的坚实阵地,以刊载原创小小说作品为主,鼓励作家们在小小说创作上进行文体创造与探索。全方位展示当代小小说创作大观。自1982年以来,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以高规格的评奖,确立小小说文体的尊严。

/upload/bbs/2018/11/08/89d04ccd-36c2-4396-a0ed-af11d6e71d4a.jpg



发小儿从前


马章尧退休以后,没什么兴趣爱好,百无聊赖。老伴前年病故,儿子一家三口在遥远的美国,他一个人守着一座三居室,日子看似滋润,可心里空荡,落寞的时光不知道该怎么打发。


马章尧想到乡下的老母,决定回老家住一段时间,陪母亲安度晚年。


回乡后,马章尧才明白,生他养他的乡村对他是陌生的,他和家乡是疏离的,左邻右舍对他归乡可有可无,就像看见他家来个多年不曾来往的远房亲戚。八十多岁的老母对他不冷,也不热,除了一日为他做三顿饭,终日就是专心地去侍弄她的小菜园。


马章尧只好去找张山老汉聊天,他们是发小,从前要好。


张山老汉在忙着给羊群饮水,只是淡淡地问一句,咋想起回来了?


马章尧说,这不是老母亲在家嘛,落叶归根。


张山不咸不淡地哦了一声。


以前咋不勤回来啊?


那不都是忙嘛。


张山老汉挽起一盘羊鞭搭在肩上,他要出去放羊了。


还在放羊?


放了大半辈子了。我不放羊,还能做什么?


马章尧无所事事,天天跟着张山老汉放羊。山野里气色好,他还能和发小聊天,聊童趣,聊当年。马章尧好像找到了陈酿老酒的味道。


那一年你就差三分,你要考上,有了工作,一定比我混得好。


张山老汉摇摇头,我就是放羊的命。


马章尧唉一声,很无奈。放羊也不错,如今羊价很高,也是一笔积蓄。


一个穷放羊的哪能有啥积蓄啊,能吃饱肚子就不错了。


马章尧觉得这样的话题太沉重,就转了口。


从前,我当民政局长的时候,扶贫款、救灾款等等,我也是大笔一挥啊,每天办公室门前排队等,出个门那是前呼后拥啊   ……


从前,我当教育局长的时候,全县一万多教师都归我管,那终天吃的喝的,都腻了。教育办主任岗位调整,教师调动,哪怕是一个学生上学,找的我没办法啊,他们变着花样请,哪里档次高哪里豪华往哪里去……


从前,我当交通局长的时候,全县的乡村公路啊,几百万几千万的工程项目,都在我的笔下。修路架桥,各乡镇的头们整日屁颠屁颠地围住转,我想要什么就是一句话……


还有女人陪吧。


马章尧诡异地笑,春风荡漾。


说多了,听多了。张山老汉的脸上布满悲催的神情,索性就不再听了。


马章尧想说说自己从前的辉煌,让发小分享他的无限风光,可张山老汉似乎很烦,讨厌他说从前。马章尧很尴尬,知趣地收住了话头。


马章尧对张山老汉肩上盘挂几个来回的羊鞭有了兴趣。这羊鞭有多长?三丈开外。天天背在肩上,也没见你用过。一般不用,哪个羊偷吃了路边的庄稼就用,专打嘴,让它长记性。这么长这么重,你能甩得开吗?要不拿你试试?


二人浅浅的笑,各笑各的。


/upload/bbs/2018/11/08/984265f1-c8ae-4f94-9a54-79783fa2376a.jpg


夏日的一天,羊群被赶到河滩里。张山老汉抬手一指说,这儿水稳,小时候咱们常在这里洗澡,现在还敢吗?马章尧说,你敢我就敢。


二人剥光了身子,跳入水中,畅游起来。一会儿工夫,马章尧体力不支,在水里扑腾起来。张山老汉悠悠上了岸,不慌不忙穿好衣服,抓起了放在地上的羊鞭。


张山老汉奋力一甩,三丈多长的羊鞭抛入水中,喊道,抓住。


马章尧没有抓住鞭稍。


连番三次,马章尧终于抓住了。


张山老汉像钓到一条肥胖的大鱼,拉着羊鞭慢慢地扯,慢慢地遛。


马章尧被拖上岸来,翻着白眼,直条条躺在地上。张山老汉蹲下来看了看低声说,死不了,你喝几口我心里有数。


马章尧似一条被药到的宠物,瘫软一坨,偶尔喷出一口长长的怒气。


张山老汉站起来对着远处干农活的人群喊,淹死人了。


马章尧打个激楞坐起来。这一丝不挂的,你让我出丑啊!张山老汉嘿嘿一笑,你也知道羞臊啊?


马章尧穿好衣服,有气无力地又躺下去,嘴里悻悻不满,你想害死我?带救不救的。


张山老汉坐在忙章尧的身边,抬头望着远方,叹息道,老了,体力不行了。


从前啊,我的水性好着呢。


从前啊,我的鞭子救过多少人。


从前啊,落水的人只要抓住我的鞭稍,哧溜我就拉出来了。


从前啊,我一鞭子下去,一回就救上来两个。


从前啊,我把养羊攒下来的钱捐出来,修了咱村的桥。


从前啊,我放羊供我儿子上学,一直供到大学毕业,如今啊,到京城做大官了,他不回来,也不让我对别人说。


说到兴奋处,眼里有些潮湿。张山老汉转过头,伸手拍拍马章尧油腻的脸,以后别再说从前了,谁还没个从前?


 /upload/bbs/2018/11/08/9b11068a-018d-48c0-a3ef-ba0b06537b2e.jpg

/upload/bbs/2018/11/08/fc8d4e32-75b2-492f-b9ce-e23369e7668e.jpg


作者简介

叶剑秀,笔名古枫,男,汉族,1960年1月出生,大专学历,河南省鲁山县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鲁山县作家协会主席。先后有小说、散文、纪实文学计200余万字,发表于《海外文摘》《莽原》《奔流》《散文选刊》《百花园》《作家天地》《北方作家》等国内报刊,并偶有获奖。

/upload/bbs/2018/11/08/2085135a-ea8e-4acc-a7fa-490790406f41.jpg


匠心


乾隆二十八年冬,苏州城内大雪盈门。


腊月初六清早,雪后初霁,玉雕师傅陈唯友推开自家大门,发现门楼下蜷卧着一个少年,厚厚的雪花没及少年的胸襟。陈师傅急步上前呼唤,少年已无声息,伸手一探,气若游丝。陈师傅忙唤徒弟们将人抬至屋内,加覆棉被,喂饮热汤,良久方才醒来。仔细询问,乃是徽州人氏,年方十四,因家乡连年遭旱,家人皆被饿死,留下这少年背井离乡,独自流落到苏州城,恰逢连日风雪,饥寒交迫昏死在陈家门口。


听罢讲述,陈师傅不禁长叹:又是一不幸之人!便吩咐徒弟们找一身棉衣给少年换上,打算让其在家中将养几日,待身体稍作恢复再送他另寻活路。


得了暖衣饱饭,不几日,那少年气色便缓和过来。再见之时,陈师傅上下打量,发现这少年面容清秀,身上的粗布棉衣虽不甚合身,却掩盖不住眉宇之间的英气。少年见到陈师傅,纳头便拜:


“恩人在上,受程准一拜。”


陈师傅急忙搀起,“孩子,世道艰难,焉能见死不救?只是你年纪尚幼,又举目无亲,不知今后作何打算?”


听陈师傅这样问,那少年再次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恩人救我一命,此生难以为报。本不该得寸进尺,只是我身小力薄,实在没有活路,请恩人念我手脚齐备,舍得下气力,请您收我为徒,他日学得一技之长,方能事师若亲,以报恩情之一二。”


陈唯友听罢,沉吟了片刻。他并非不可怜眼前这个孩子,只是他心里清楚,玉雕乃大技艺,虽有勤能补拙之说,但若要成为良匠,无天资禀赋不能达也。但转念一想,自己膝下无子无女,眼下几个徒弟跟随自己时间虽长短不一,却无出色之辈,如此下去,自己的一身绝技岂不失传?且这孩子举手投足颇有气度,着实惹人喜欢,不如暂时将他留下。


“也罢,我且收下你,给你两年时间,两年之后,若能入路,我自留你;倘若还未上道,你及早另寻活路。”


/upload/bbs/2018/11/08/81fffe9a-ebf1-4fff-b991-36ec069e33f1.jpg


程准听罢,感激涕零,当下叩头奉茶,行了拜师大礼,正式留在陈家跟着陈唯友学习玉雕技艺。不久陈唯友便发现,这程准不仅天资聪慧,悟性极高,而且踏实勤奋,肯下苦功,不出两年时间,竟学完了师兄弟们五年才学完的基本功,陈老先生嘴上不说,心里却为当初的决定感到庆幸。


程准到陈家两年头上,陈唯友在家里举行了一场比赛,要徒弟们各尽所学,做一件作品相互鉴赏。那程准连续几日闭门不出,最后用满是血泡的双手给师傅捧出了一件羊羔跪乳的玉件,虽稍显稚嫩,却已初见功力,苏州城内的几位先生看后皆赞赏有加,唯独陈师傅笑而不语,只是点了点头,说了句:“留下吧!”


自此,陈师傅对程准另眼看待,手把手地把平生所学悉数传授于他。那程准也不负师望,技艺精进,未出五年,便在苏州城内声名鹊起。


乾隆四十一年,朝廷在全国征召玉雕贡品。程准精选上好玉料,下了整整半年功夫制作出一件作品,取名“丹凤朝阳”,作品寓意大统,做工精湛,业内人士皆称精品,程准也颇为自豪,对夺取贡品头筹志在必得。未料陈师傅看后非但没有溢美之词,反而力阻程准将作品送往京城。一时间坊间议论纷纷,但程准并未辩驳,只是默默地将玉雕收起,跟着师傅回了家。


此后,程准仍然一心一意跟着师傅学习技艺,只是不再那么踌躇满志了,凡构思动工之前,必先同陈师傅商讨一番。陈师傅初不以为意,后多次在窗外看到程准抱臂踌躇,犹豫之态毕现。陈师傅大骇,嘱程准今后创作不要再来找他,按己意行事即可,但程准退缩之态并无改观。


不久后的一日清晨,陈师傅忽称自己那把祖传的楠木刻刀被盗,并直接命人将程准叫来,诘问程准昨晚为何潜入自己住室将刻刀窃走。众人愕然,皆认为以程准平日为人,决不会干此龌龊之事。然陈师傅一口咬定昨晚只有程准一人去过自己卧室,且其他贵重财物并未丢失,必不是外人所为,窃刀之人定是程准。程准大呼冤枉,但陈师傅不为所动,程准终百口莫辩。两天后,陈师傅不顾众人苦劝,将程准逐出师门。事已至此,程准不再申辩,向师傅磕了三个响头含泪离去。


/upload/bbs/2018/11/08/79d0b635-c51b-492e-808c-72264538b50c.jpg


十年后的一个夜晚,已经名动海内、誉满京城的玉雕大师程准接到下人禀报:陈老先生病重,恐怕时日无多。程准听此,星夜起程赶赴苏州。恩师榻前,程准再行师徒大礼,而后轻轻说道:


“师傅,弟子有一事……”


“为师知你所问何事。雕刀被窃一事与你无关,那把刻刀并没有丢。当年为师只是要寻一个借口将你赶出去。从看到你的第一件作品我就知道,你是一个百年难遇的玉雕人才。那年朝廷征召贡品时,你的那件‘丹凤朝阳’当入精品之列,但在为师看来,奉迎之意过浓,境界不高,此匠人之忌也。我对你百般阻挠,只为让你去除一些雕琢之气,不想经历此事,你信心大挫,却让为师始料未及。为师知道,大树下面好乘凉,但大树下面亦不长草。你的技艺已日臻完美,不能总活在我的阴影之下,只有把你赶出去,才能助你成为一代巨匠。为师知道你重情义,让你离开我,只能采取这样的方式,实在是委屈你了。如今你名满天下,能回来看我,我心足矣!”


程准听罢,早已泪如雨下,陈老先生吩咐家人将那把楠木刻刀取来,颤颤巍巍地交到程准手上后,便溘然长逝。


程准手捧刻刀细细端详,乌黑油亮的刀柄上,深深地镌刻着八个小字:


匠心独运,浑然天成。



/upload/bbs/2018/11/08/ee49a687-2e43-434c-abcf-1af8abd4fe30.jpg


作者简介

李广阔,男,1975年8月出生,河南鲁山人,本科学历,现任职于中共鲁山县委办公室,作品见诸《百花园》,《金山》等刊物。

 

/upload/bbs/2018/11/08/fef390f2-2543-4a40-8ebe-4ab1c6a2667f.jpg


作品来源:鲁山文学艺术网

收藏
共0回复/0页 
  使用高级回复(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