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悦杜鹃,缘聚鲁山。4月23日,第三届河南鲁山杜鹃花节开幕式暨“河南省丝绸文化之乡”授牌仪式在四棵树乡举行。我县被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河南省民间艺术家协会命名为全省首个“河南省丝绸文化之乡”和“河南省丝绸文化研究中心”。
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冯亚珂,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高级经济师刘炳强,河南日报农村版总编王泽远出席活动。
县领导魏学君、刘万福、杨聚强、贾源培、李丽莉、焦慧娟、吴天鹏、郭伟民、王建民、杨东玖、谷红涛出席活动。
县委副书记、市尧管局党委书记魏学君宣布“第三届河南鲁山杜鹃花节”开幕,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万福致辞,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丽莉主持开幕式。
刘万福在致辞中说,鲁山山川秀美,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县委、县政府立足优势禀赋资源,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围绕全资源利用、全文化挖掘、全人群覆盖的思路,积极推进旅游业与乡村振兴、文化发展等工作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此次举办杜鹃花节,以花为媒,以节会友,为四面八方的朋友提供了赏花度假、感受春天的美好去处,也搭建了一个宣传推介鲁山文化旅游资源,及优质绿色农副产品的有益平台。希望各位朋友多宣传推介鲁山,也诚挚邀请各界朋友来鲁山、到四棵树观光旅游、投资兴业,携手共建鲁山更加美好的明天。
开幕式上,对我县“河南省丝绸文化之乡”和“河南省丝绸文化研究中心”授牌。活动现场还搭建了展台,集中展示我县土特产品、丝绸制品、奇石等。
据了解,鲁山柞蚕是中原农耕文明的“活化石”,距今有4000多年历史。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柞坡资源生态保护和柞蚕养殖加工等传统技艺的保护传承,致力活态保护、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立蚕业专业管理机构,制定保护发展规划,拉长产业链条,完整系统地保留了中原农耕文明一一伏牛山柞蚕养殖加工生物圈和产业链,成为全国重要的蚕丝生产出口基地县。鲁山县的“中原养蚕丝绸技艺"2011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