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乔昌峰,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河南工商企业联合会执行会长,乌鲁木齐市新联农副产品综合市场总经理。老家在鲁山县城五里堡。2016年,我们在新疆采访时,这个市场刚刚建成,入住商户也不是很多,整个交易算不上很火。两年过去了,市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交易额和交易量极为可观,每天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一派繁荣,成为全疆最大的农贸市场。
张冬玲,市场里一个花店里的老板,刚开始搬进市场的时候,生意并不好,甚至还赔钱,曾一度萌生搬走的心思,近两年来,市场加大宣传力度,整体回暖,他的生意也好了起来。
能建成这么大一个市场,是乔昌峰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事,这和他最初来到新疆从摆地摊开始,反差太大了,1999年,那时的乔昌峰只有22岁,在鲁山做了几个生意,算不上多好,但也还可以,但他还有更大的想法,他要到外面的世界闯一闯。
他开着一辆130 小客货车,载着父母,带着妻子和他的弟弟一路颠簸,直奔新疆。
然而现实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
就这样,在路上走了七天七夜,终于来到了新疆的乌鲁木齐,乌鲁木齐也不是他想象的可以做大生意,他只好选择以摆地摊卖菜为生。
有一次,他和媳妇到市场去拉货,不知为什么媳妇大哭不止。
摆摊卖菜的经历持续了5年,他不愿再重复这样的故事,把积累的经验用到了新的创业上,和几个朋友承包了一个小市场,他成了市场管理者。当初和他一同摆地摊的一帮伙伴成了合伙人,在一步一步递进的过程中,他又看到了商机,因为马路市场毕竟脏乱差,不可能永久的持续下去,于是,他向市政府建议,把市场与菜篮子工程结合起来,做好民心工程。
由于新疆地处边疆,市场上的蔬菜大都是从内地运输,价格奇高,自从菜篮子工程建成后,乔昌峰不仅卖菜,也为政府储备。过春节时,向外投货,平抑物价,这一点也得到了市政府的支持。
如今,这些遍布在乌鲁木齐街头,社区,编着一个个号码的蔬菜超市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乔昌峰告诉我们,在乌鲁木齐有200多家这样的超市,鲁山人承包经营的就有80多家,蔬菜超市在方便市民的同时,也给经营承包者带来了丰厚的利润,看似不起眼的小店,年收入都在50万元以上。
人生就是这样,事业的一次又一次发展,也是自我的一次又一次突破,乔昌峰在新疆的人生,从摆地摊到建超市,再到建市场,都证明了这一点。2012年他和几个一同闯市场的弟兄着手创建农贸市场。
如今的新联市场在新疆整个地区都是最大的农贸市场,涵盖了蔬菜批发。鲜花批发,牛羊肉,食用菌批发等专业市场,辐射了整个新疆地区,就连入驻门槛很高的居然之家也在这个市场安了家。
乔昌峰用他的智慧和坚韧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很多人,从鲁山老家跟着他从事这个行业的就不在少数,同时,跟着他一同闯市场的伙伴和弟兄们也不在少数,他用人格和信义,凝聚强大力量,让他们紧跟其后,步步为营。
乔昌峰学历不高,只有初中文化,但是这么大一项事业,仅靠自己的学识还远远不够,除了用自己日积月累的经验提升内涵外,更重要的是善于用人,把那些有专长的人归拢在一起,形成核心团队,稳步向前走。
郑伟是总经理助理,今年4月加盟乔昌峰团队,在此之前,他在正大集团是个高层管理,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最开始当朋友向他推荐乔昌峰时,他并没有太当回事,但是和乔昌峰一接触,马上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这个为我们介绍香菇的中年人老家在河南南阳,叫金国杰,早些年一同跟着乔昌峰做市场,挣了钱后,又做生意赔了1000多万。当他债务高筑,被债主追的走投无路之时,乔昌峰找到了他。
刘青利也是河南人,现在是公司的副总经理,说起乔昌峰也是津津乐道。乔总,就比我们所有人都要看的远,某些方面不管政策方面,不管经营方面他都比我们看的远,他的办法和方法也比较多,我们是一步一步的从一个市场进入到另一个市场。
众口铄金,乔昌峰每走一步路,都不是单人的脚步,正如大家对他的评价一样,他心中装着大伙,大伙才愿意跟着他往前闯,他是个商人,但他更是一个有钱大家赚的商人,从这一点上说,他把老家那么多人带出去,改变了生活状态,他又带着一帮又一帮的创业弟兄走向一个又一个的高度,这,即是他生命的意义,也是最现实的最纯粹的人生理想。
本文版权归鲁山电视台所有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