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军伟(左一)走访贫困户讲解扶贫政策
“王叔,马上年底了,你养的猪快出栏了吧,卖了能过个好年。你做的这批小马扎真不赖,我想办法再帮你卖100把。”“尤书记,谢谢您!有您的支持和鼓励,俺更有信心和干劲儿了。脱了贫,俺还要努力奔向致富路。”
2019年12月22日,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下汤镇十亩地洼村呵气成霜。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驻十亩地洼村第一书记尤军伟到贫困户王景林家中进行日常走访,问冷暖、聊养殖、话收成。谈起这一年来各级党委、政府的帮扶和自己的收入,王景林脸上掩饰不住喜悦。
十亩地洼村是下汤镇人口最多的贫困村,共617户2613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7户143人,村民分散居住在25个自然村,2017年实现整村脱贫时仍有贫困户36户50人未脱贫。
“脱贫攻坚越往后越难,容易脱贫的都脱贫了,剩下的大都是条件差、基础弱、贫困程度深的困难群众,都是难啃的‘硬骨头’。”2017年11月驻村后,尤军伟为能够直接参与这一伟大事业倍感荣幸,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
如何带领已脱贫户巩固脱贫成果,帮助未脱贫户加快脱贫步伐,进一步提升脱贫质量成效,成为摆在尤军伟面前的一道必答题。摸清致贫原因,因户施策、精准施策,是破解难题的关键。尤军伟走遍了村里的角角落落,对每一户贫困户的情况都了然于心,对村里的基本情况、发展现状和群众脱贫愿望等有了深刻认识。随后,尤军伟和村“两委”共同厘清发展思路,制定了十亩地洼村脱贫三年规划,科学合理地确定了扶贫工作的目标、规模、重点。
尤军伟(右一)和驻村工作队成员与十亩地洼村孤寡老人、贫困户等一起包饺子过冬至
拔穷根,关键还是要靠产业的发展壮大。依托本村基础特点优势,尤军伟和村两委一道采取得力措施,严格落实产业奖补政策,带领群众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通过致富能手+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方式,重点发展肉牛、生猪、山羊、鸡鸭等养殖业,引导贫困户种羊肚菌、香菇等经济作物,确保贫困群众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同时,尤军伟还支持贫困群众外出加工丝绵销售,为贫困户安排公益性岗位,争取危房改造、户户通工程等项目,进一步夯实群众脱贫基础、拓宽增收渠道。
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在农村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的分量。经过尤军伟积极争取协调,年出栏500头生猪的生猪养殖千头线项目落地十亩地洼村,此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带来5万元左右的收益,其中60%用于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40%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集体家底逐渐厚起来,村民的腰包也日渐鼓起来,增强了脱贫攻坚“造血功能”。
同时,尤军伟充分发挥医疗行业优势,组织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专家来村送医送药。十亩地洼村的贫困村民在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看病、住院费用,除正常报销部分外,自费部分由医院承担。目前,已有多个家庭受益。此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还出资20余万元对村党员群众服务站进行升级改造,投入40余万元为村安装路灯49盏、打造游园两处,提升了人居环境。
驻村以来,尤军伟和村脱贫攻坚责任组、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共同努力,全力以赴做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累计争取协调资金300余万元,帮助该村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产业扶贫、提升人居环境,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成效,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尤书记来的这两年多,村里的路灯亮了、道路平坦了、环境改善了,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贫困户有了稳定收入来源。”十亩地洼村党支部书记张勇升说,尤军伟妻子2019年初不慎摔伤骨折,他硬是咬牙坚持一边把妻子接过来照顾,一边工作,“这种干劲儿,让俺打心底里敬佩”。
带着感情和责任去扶贫,用心用情用力去帮扶,把每一个贫困户的事情做好,把党的政策温暖传递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尤军伟一直秉承这种工作作风。刚过去的这个冬至正是周日,很多人和家人一起团聚时,尤军伟和驻村工作队成员却自费出资购买肉、面粉、萝卜等物资,与十亩地洼村孤寡老人、贫困户等200多人一起包饺子过冬至。
尤军伟驻村以来推动十亩地洼村脱贫31户43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27%,目前,十亩地洼村仅有未脱贫户5户7人。“十亩地洼村贫困发生率是下汤镇所有贫困村最低的,只要全村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定会脱贫致富奔小康,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谈起未来,尤军伟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