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小编的一位在河南省鲁山县赵村镇关岈村驻村扶贫的朋友,给小编发来了一组关岈村教学点的图片,内容讲述的是一名代课老师和5名学生的故事。于是,小编通过采访,了解到这位代课女老师叫尤双莲,今年54岁,自己一个人在这深山的教学点里已经坚守了6年,没有让一名留守儿童没有学上。
尤双莲是土生土长的山里人,初中毕业后就在村里当了一名教师,教了五年书,后来出嫁了,就没有再回到原来的学校教书了。8年前关岈村小学撤了变成了教学点。到了2013年,由于学校条件简陋,大山里生活不方便,教师待遇低等原因,就没有老师愿意留下来任教。可村里的孩子们,尤其是留守儿童更是没有办法到镇上的学校读书,在村民的信任和期盼中,尤双莲重新走上了三尺讲台,当上了一名代课老师,也是学点唯一一名老师。
尤双莲说,赵村镇关岈村教学点前几年有爱心人士资助,学生们都是中午在学校吃饭,她一个人记事老师又是家长,教书做饭看孩子,身兼数职,她把学校当做家。村里还有一名3岁多的女孩,爷爷下地干活没人看管,尤双莲只好把她带到学校里,帮忙照料。
可近3年来,随着学生的减少和资金的不足,教室破旧,学生们中午有家长家回家吃饭,下午再送来上学。而尤双莲离家有三里路,早上来学校,中午自己就在学校里做饭吃,下午放学后和孩子们一起回家。
关岈村是赵村镇最远的山村,原有195户,村民以养殖、种植和打工为生计。目前100多户都已在鲁山县城和赵村镇政府所在地买房居住,长期在家的农户只有50户,而且以老弱病残为主,全是老人和留守儿童。
尤双莲的丈夫是一名伤残军人,今年57岁,在部队里服役4年,在一次执行任务时头部受伤,后复原回到老家务农。由于身体原因,重活也干不了。家里的两个女儿已经出嫁。
尤双莲说,老伴属于伤残军人有补助,生活还可以。只是村里的娃娃都是留守儿童,离镇上的小学有10多里路,读书确实不方便。学点主要是一年级和学前班,总共5名学生,一名离家最远的学生要走六七里山路来读书。
5名学生分两个年级,一年级一名,学前班4名。尤双莲说,一节课有时候要上一个多小时,她所教的学生100以内的数学加减法都会,成绩比较理想,每次想到这些,她自己会有一种成就感,这也是他坚持下去的动力。
尤双莲说,只要这个教学点在,只要村里和学点需要,再苦再难,她都会一直坚守着,直到干不动为止。(摄影:徐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