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献礼建党百年。7月3日,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向兴源高中图书捐赠暨红色"2+1"支部共建活动捐赠仪式在兴源高中报告厅隆重举行。

鲁山县县委书记杨英锋,平顶山市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王洪宇,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万福,县人大副主任许杰,副县长杨洪峰,县政协副主席邢春瑜,县教体局局长李怀海,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分党委副书记朱葛军,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任金政,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工会主席陶益清,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北京市名师臧日宏,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工会委员揣君健,北京兴源集团董事长、兴源高中创始人陈永杰,北京兴源集团总经理、兴源高中董事长庞宏垣,北京化成天下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陈宝峰,兴源高中校长樊红伟参加活动。活动由兴源高中党总支书记付红娜主持。
杨县长首先代表县四大班子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鲁山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杨县长讲到这次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兴源高中捐赠几千册图书,为鲁山县兴源高级中学教育事业开启崭新的一页。这些图书给孩子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精神食粮,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希望,对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建设和书香校园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建党100周年的特殊日子里,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对我县开展的教育帮扶工作,也将更好的带动我县乡村振兴、教育振兴的发展。希望兴源高中以社会各界的支持关爱为动力,进一步开拓进取、奋力拼搏,不断开创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各界的殷切厚望。
樊校长代表兴源高中对各位领导及爱心人士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心系兴源高中、关注乡村振兴、无私奉献的中国农业大学,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兴源高中办学两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先进理念的驱动下,不断开拓创新,为实现创办中原名校的目标,发生了跨越式的发展。今天各位爱心人士深入学校教育一线,以善行义举为兴源高中的全体师生诠释和传递了责任和担当,影响是深远的,意义是重大的。必将进一步推动兴源高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园风气的形成,并成为全体师生伴随终身的宝贵财富。作为兴源人,我们必将满怀感恩,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把红色支部建成、建好,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为第一个十四五献礼。最后希望同学们常怀感恩,刻苦学习,成人成才,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报效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兴源高中捐赠图书2000余册,不仅丰富了学校的馆藏,有效支持学校发展,更为师生们提供了新的知识营养。希望这种爱心之旅也在我校延续和传递,结合我校的“感恩教育”,让文明传递,让爱心传递,让信任传递,来共建我们的“书香班级”,营造我们的“书香校园”。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代表工会主席陶益清向兴源高中代表校长樊红伟赠送捐赠牌。平顶山市政协副主席、鲁山县委书记杨英锋向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分党委副书记朱葛军颁发捐赠证书。
朱书记首先介绍中国农业大学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先后进入国家211、985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当前学校正朝着中国农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迈进。此次活动缘起鲁山籍优秀校友陈宝峰教授和任金政院长。此次捐书活动只是一个起点,希望在校地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未来把教育帮扶、党建共建等工作做的更扎实有效。此次活动,也是农大人从全新的角度诠释中国农业大学“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精神,希望广大青年学子身为新时代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捐赠活动结束后,由臧教授以《当代中学生的努力与选择》为主题为同学们上了一节精彩的公益讲座。臧教授讲课幽默风趣、精彩绝伦,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向大家分享经验,鼓舞了学生,现场掌声不断。在讲座最后他祝愿同学们在三年高中生活中怀揣梦想,坚定信念,学业有成,考上理想大学!
付书记讲到图书捐赠惠泽千秋,这是一次非常值得纪念的场面,捐书的意义,不在于物质帮助,而在于以书香为粮,以美育人;以美好为基,盛放理想;让兴源高中的孩子也能享受阅读的喜悦;请大家相信,我们一定会发挥每一本书籍最大的价值,切实管理好、利用好这些“爱心图书”,并以此为契机,号召广大同学们多读书、读红色经典、读正能量的好书,知党史、感党恩,将先辈们的红色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勇于担当时代使命,用青春书写新时代的精彩华章!
爱心之火燃烧,知识之光闪耀。此次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捐赠的图书,是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的一个缩影,是教育帮扶的贡献,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以朗读促阅读,以红色经典促党性修养,以共建促党建。作为当代中学生,历史赋予我们新的使命,我们要始终牢记党的重托,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性爱国,以积极的心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肩负起历史使命,用青春谱写历史新篇。
会后,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朱葛军副书记、任金政副院长及陈宝峰教授,同兴源高中党总支代表进行了座谈,就红色“2+1”支部共建在党史学习、学业咨询、青年教师培养、公益帮扶等方面进行了充分讨论,为下一步党建共建工作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