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心理知识科普】居家战“疫”,学做理性父母

2022年01月13日 20:04来源:鲁山教育视窗

/upload/article/2022/01/13/da53736c-2658-4858-b808-a4e62d6a8d17.jpg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关怀也要进入新阶段。此时此刻,我们应该给予中小学生怎样的辅导,来为他们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面对疫情的一系列的变化,家庭作为社会的一个个小分子,或多或少都会弥漫着些许焦虑、担心和慌恐。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宅在家的加长版假期,家长如何想,如何说,如何做?才能帮助孩子做好心理防护,将疫情危机转化为孩子心灵成长的契机!

面对疫情,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想?

一、家长维持情绪稳定,维护孩子心理健康。疫情之下,适度的焦虑是正常的而且也是需要的,帮助我们应对疫情做好必要的防护工作,比如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但是焦虑一但过度,我们的想法和行为很可能会在“焦虑情绪”的放大之下变得不理智和冲动。在这个特殊时期,家长情绪稳定是给孩子最好的心理防护。

二、家长保持积极心态,培育孩子的逆情商。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信念、平和的心态将能提升人体的免疫力,这种来自于内在的生命力正是孩子受益终身的心理防护。古人常说,人生之境遇十之八九为逆境,虽有些悲观,但人生总要经历风雨,面对气势汹汹地疫情,家长朋友们要经常地做出积极的自我暗示,给自己和孩子灌注希望,做好榜样示范,帮助孩子提升心理韧性,来未来人生路上的艰难坎坷。

面对疫情,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说?

一、允许孩子表达负面情绪,言传身教如何管理情绪。人类每一种情绪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所有的情绪背后都有各自的功能,负面情绪更是如此。所以,如果您的孩子面对疫情开始害怕、担心和焦虑,请您一定耐心倾听您的孩子,了解您的孩子在害怕什么。情绪管理不是简单地压抑、否认自己的情绪,而是要在正确表达情绪、理解情绪、接纳自身真实情绪的基础上,掌握调适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与技巧,让自己成为情绪的主人。因此,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作为家长,应允许并鼓励孩子合理表达自己当下的各种负面情绪,利用这样的机会,教孩子学会管理情绪。

二、坦然讨论官方信息数据,真诚分享生命故事,展开生命教育。引导孩子合理看待信息,分清良莠,不要过度关注疫情负面甚至是未加核实的假新闻,不要轻信疫情相关小道资讯。肆虐的疫情也可以成为家庭分享展开生命教育的特殊时刻,幼儿和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可以通过绘本、画画和角色扮演引导孩子去表达出自己的担心,并贯注希望和力量,引导孩子们思考未来我们愿意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能让有限的生命绽放出更绚烂的光彩。面对年龄大些的儿童青少年,一家人坐下来,家长可以真诚地和孩子一起分享和讨论各自的生命故事,请孩子们谈谈对疫情的理解,对生命价值的理解。

面对疫情,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做?

一、积极关注疫情官方信息,保持家庭正常生活节奏。虽然“疫情”是一个应激事件,但一定不要让孩子感到“危机重重”。千万不要手忙脚乱,自乱阵脚。理性关注疫情,不信谣不传谣,多关注积极正面的信息。因为各地各区活动受限程度不同,维持正常的生活作息,保持生活的稳定性就愈发重要,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合适的生活作息表,维持一定的生活节奏,保持生活的稳定性,是孩子心理稳定的活动保证。

二、积极安排行动起来,“宅”家的加长版假期也很出彩。“疫情”的不期而至,可能打乱了很多家庭盼望许久的春节假期计划,走亲访友不行了,逛吃逛吃不行了,甚至公园散步也不行了,多数时间只能“宅”在家的加长版假期让一部分家庭闷得发慌。其实,生活不只是有诗和远方,只要我们积极安排行动起来,一样可以,面对疫情,春暖花开。一个家庭party,一场家庭厨艺大赛,一次家庭诗词大会,生活从不缺少美好,我们也可以试着找一天和孩子互换一下角色,让他们当家长,我们当一回小孩子,也许你将第一次玩乐高,拼高达,看漫画,在“家长”的带领下了解一下二次元……

三、陪伴孩子制定具体学习计划,做好迎接新学期准备。家长要和孩子一起讨论,建立一些规则,共同制定出具体的每日学习计划,其中规定好作息时间、也安排好娱乐时间,包括每天在什么时间段内玩手机,一但计划制定好,家长就在规则范围内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家长要学会做麦田里的守望者,给与孩子一定的信任空间,更好地呵护陪伴好孩子的成长。

疫情终将过去,亲情永存心底!家长们和孩子们的假期也会结束,但家人之间相互陪伴相互支持的脚步不会止步!面对疫情,家长们,我们一起好好想,好好说,好好做。帮助孩子们应对的今天的疫情,迎接明天的美好!/upload/article/2022/01/13/3b6de6d2-9c34-49e3-98f8-29b7dd338f4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