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郑州的气温一路飙升,热的人喘不过气来。上午突然接到一朋友的电话,说鲁山县下汤镇有个湖泊岭,山上风景秀丽,气候凉爽,不仅能避暑纳凉,更主要的是,这里原来是荒坡,如今通过旅游精准扶贫,变成了郁郁葱葱的“花果山”,山上果实累累、果味飘香,吸引着周边地市和省会郑州的游客慕名而来。从郑州出发,沿郑尧高速大约行驶1个半小时,到下汤收费站出高速后,按着朋友留给的电话,很快就约上了桃园的主人刚改燕,果不其然,下了高速就遇到平顶山及县城的十多辆车也是前去湖泊岭采摘油桃的,女主人就带着一同前去湖泊岭核桃园。
从下汤出高速,过大桥,大约行驶1公里,有去湖泊岭核桃园的指示牌,沿着一条窄窄的柏油路蜿蜒穿行于幽林中,大约行走十分钟,就看到满山满地的油桃,或挂满枝头,或躺于地上;纵横交错的枝丫间红彤彤的一片,清风拂面,阵阵果香侵入心脾,迫不及待的随手摘下来,入口满香。
这里的油桃口感确实和城里买的油桃不一样,当被问到桃子怎么这么好吃呀?身边一老人答到:整个春天他每天用三轮车拉猪粪,都埋到果树下了,这些果树从不打农药、不上化肥,自然生长,这里昼夜温差大,得光、得水、得新鲜空气,纯天然、原生态、没有任何污染。难怪城里的人都会蜂拥而至,跑这么远的路来吃这里的油桃。他还说道:这山上的果树都是自己一棵一棵种的,桃树大概有7000多棵,核桃树有15000多棵,核桃的品种是清香薄皮核桃,再有两个月就成熟了。还有香仁杏、仰韶杏等,能让大家吃上放心的桃啊、杏啊、核桃呀,他就高兴了。
从聊天中得知:这位老人叫刘大国,今年70多岁了,曾是鲁山县第九、十届人大代表,1987年开始从事果园种植业,先后在下汤镇新街、叶庄村开发荒山2000余亩,成为鲁山县开发荒山带头人。说起开发荒山的经历,刘大国津津乐道:2003年,他被评上县里的劳动模范,县长亲自给他披上大红花,前面警车开道,后面仪仗队吹着,他坐在县里奖给他的时风三轮车上,穿梭在县城的各个街道,那阵势,是他一生最辉煌和骄傲的时刻,从此他就把开发荒山作为他一生的事业了。湖泊岭处于山区,属于贫困村,他还帮助周边60余户贫苦户在基地务工,带动周边120余户发展核桃种植业脱贫。
刚改燕是刘大国的大儿媳,一直帮忙打理桃园,她说父亲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去桃园,她也是在怀孕八个月时还在地里干活。这里的果农淳扑厚道,她说:来到果园,都是随便吃,吃够了,摘的桃子按两元钱一斤算。
采摘之旅愉快结束,满载而归的途中,装满桃子的车上阵阵飘香,湖泊岭为啥成为香饽饽?下面的一首诗里也许给了最好的答案:
游客上山采摘油桃写的诗:《游湖泊岭》
湖泊岭上花果山,梦幻置身蟠桃园。只见游人摘桃乐,不知大圣哪里闲?
地址:鲁山县下汤镇叶庄村盘沟组湖泊岭核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