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省鲁山县着力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以党建促产业、以产业带民富,有力推进了产业扶贫进程。
支部建在“链”,产业连成片。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把农村党员全部编入产业党组织,带动产业发展。一是支部围绕产业建。在村组,把从事相同、相近产业或有同类产业意向的党员,编为一个党小组。在乡镇,根据扩大规模、连片发展的需要,把各村产业党小组组建为产业党支部。对于从事同类产业党员人数多、产业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成立产业党总支。目前,全县共成立1个产业党总支、65个产业党支部、1500多个产业党小组。二是活动办在产业链。产业党支部重点围绕产业发展搞活动,组织党员学习扶贫政策及实用技术,开展生产交流,研究解决存在问题,推动产业做大做强。三是产业由点连成片。在产业党组织的引领下,以党员为主体,吸纳致富能手、产业大户和贫困户参与,推动产业由家庭式向规模化发展,由零星的产业点汇聚成了产业带。
党员聚在“链”,发展有保障。产业党组织的建立,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了平台,形成了争当脱贫表率、争作致富标兵的生动局面。一是选好“领头羊”。在村级组织换届中,该县把奉献意识强、致富带富能力强的党员产业大户、党员致富能手,推选为产业党支部书记和产业党小组长,配齐配强产业“领头羊”。二是设置示范岗。按照“一编三定”工作要求,引导党员认领技术指导、销售服务等产业发展示范岗,以岗定责。围绕服务产业发展,制定党员积分管理办法,制作党员荣誉墙,增加党员荣誉感。三是激发先进性。组织开展“一名党员和一名致富能手,联系帮带一户贫困户”的“2+1”帮扶活动,结成帮扶对子8500多个。同时,利用“掌上红鹰”APP视频功能,对于生产过程中的疑难虫害病症在线会诊、“对症下药”,护航产业发展。
农民富在“链”,决胜攻坚战。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强化了党组织对产业发展的引领,推动了农村产业发展壮大,农民稳步增收。一是各类产业蓬勃发展。在产业党组织的引领下,打造了“六大支柱扶贫产业、七条扶贫产业带、‘六金’增收模式”的“676”产业扶贫体系,形成了多种特色产业竞相发展,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良性发展局面。二是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在村级集体经济项目上建立产业党组织,党员参与项目建设,带动集体经济快速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活力。目前,全县372个村有集体经济收入,覆盖了全县184个贫困村,增强了脱贫攻坚“造血”功能。三是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推行“产业党组织+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产业发展市场化、规模化。采取“产业党组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形式,产业党组织积极为贫困户与龙头企业牵线搭桥,引进和培育扶贫项目,实现企业发展、农民增收互惠共赢。目前,在产业党组织的引领下,将群众个体经营的“小舞台”推向共同致富的“大天地”,带动2万余名贫困户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