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上午,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双手捧着一面写有“爱心资助,大爱无疆”几个大字的锦旗,颤颤巍巍的走进校园,声称一定要当面感谢张丽君老师,感谢学校领导。从老人断断续续的讲述中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呈现在了面前。
故事还要从张老师第一次去徐某康家家访说起。那是一个周日的下午,张老师照常早早来到教室,可是家住辛集乡徐营村的徐某康迟迟没有返校。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早就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开学之初,她就注意到了这个穿着朴素,性格有些内向的孩子。她第一时间和孩子家长取得了联系。通过和他爷爷沟通了解到,因为家庭困难没有生活费,才没让孩子按时返校。她反复劝说:“先把孩子送来,生活费我先给孩子......”但是并没有效果。张老师和副校长王向峰一路打听来到徐某康家。映入眼帘的情景让他们很吃惊:一栋土房子,连着两间,低低矮矮的,周围的墙裙有些脱落。木质的大门,半掩着。推开大门,咯吱咯吱的响。进了门,有两个房间,黑黑的墙壁,周围堆满了杂物。
通过了解得知了徐某康的家庭情况:徐某康的父亲是位抑郁症病人,他的母亲十年前无法忍受离家出走。徐某康和他的爸爸一起生活,爸爸情绪十分不稳定。这孩子十分懂事,家里的活都是徐某康来干,洗衣、做饭、干家务......徐某康还有一个哥哥,他的爷爷和哥哥一起生活。说起徐某康,老人很担忧,家里只靠哥哥干些散工收入甚微。爷爷担心自己年龄大了,照顾不了孩子。
张老师耐心的宣讲了国家的教育资助政策,并告诉爷爷:“知识改变命运,只有通过读书,掌握更多的知识,才有能力去改变现状,改变命运,过上更好的生活。老人家,请您尽管放心,生活费的问题我会想办法解决。”经过苦口婆心的劝说终于使孩子回校上课。随后,张老师先为他交了一个月的生活费。
今年9月,徐某康的爸爸去世,使这个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孩子只得和爷爷相依为命。在张老师的协调下,学校又为他送去了600多元的生活费。在日常生活中也格外关注该学生,经常找他谈心,给他回家的路费......告诉他说:“我会一直关注你,并随时帮助你,相信你会成为最好的自己!”徐某康笑了,那是一种单纯而又充满信任的笑。
和张老师谈及此事时,她平静地说:“郭校长在会议上多次强调,不能让一个学生因为贫困而辍学......大家都在做,咱也不能落后不是?这没什么,我想无论是谁遇到这种情况都会这样做的。”听完这番话后,敬佩之情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