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不戴口罩不外出,不聚集,不走亲访友,避免感染病毒……”经过一天的疫情防控宣传、排查工作,他的嗓子已经沙哑了。2月2日晚上将近9点,他回到了“临时的家”——村委会办公室,泡了一袋方便面充饥,简单洗漱之后,倒头就睡着了。
他就是县纪委监委驻背孜乡盐店村第一书记燕志翔。2017年11月3日受组织选派担任驻该村第一书记以来,他离开县纪委监委的“案头”,带着真情、捧着真心、下着真功,奔向盐店村的“田头”,迅速成为一村人的“主心骨”。
恪尽职守战疫情,甘舍“小家”顾“大家”。
“我是第一书记,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关键时刻,我必须要回到一线!”原本,已经驻村两年多的燕志翔正打算利用春节这个假期,多陪陪家人,但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他主动请战,放弃假期,在农历初九就义无反顾地回到工作岗位,与乡、村党员干部齐心奋战,投入到疫情防控战役当中。
燕志翔到村后,和盐店村支部书记潘改换第一时间召开应急部署会议,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和支部堡垒作用,借鉴和运用脱贫攻坚网格化管理模式,阻断了疫情发展、蔓延。他顾不上“小家庭”,却用责任和担当守护了“大家庭”。
“虽然每天都要接触各种各样的人,特别是从湖北返乡务工人员和学生,我也很怕,但作为党员干部、第一书记,我不冲锋谁冲锋?”燕志翔说到。
扎牢三道“生命线”,织密基层“防护网”。
“疫情在前,我们不退。我们没有誓师会,没有请战书,但我们有信心、有力量。”燕志翔说,基层是疫情防范的重要战场,他迅速带领村两委成员细化落实工作举措,扎牢三道生命防线。
摸排疫情建台账,宣讲防疫喻户晓。燕志翔在细化分工后,亲自带队登门入户,细查、彻查返乡过节人员,并建立健全管控台账,印制发放《盐店村疫情防控告知书》宣讲防疫知识,确保全村435户1664人,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设置关卡劝导点,值守出入口。对进入村里的主干道设置卡点,设立党员先锋岗管制进出村人员,做好分工排班,由党员干部和大学生志愿者、村民代表轮流值守,在全村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和群众联防联控的作用。
严密监控居家隔离人员。燕志翔用人盯人这种最“笨”的方法,做好居家隔离人员的管控工作。尤其是对湖北、信阳、南阳返乡12户人员采用重点防控,工作队党员同志每人盯一户,上门服务,每天上报两次体温监测,同时采用微信视频定位,确保重点看护对象居家隔离期间不外出,严防死守可能出现的疫情扩散。在燕志翔等人的共同努力下,盐店村没有疫情发生,疫情防控阻击战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战疫战贫”两手抓,防控攻坚两不误。
“真感谢燕书记,要不是您,像俺这样哩人可咋活嘞……”“燕书记对俺低保户,比亲人想哩还周到!”2月13日上午,盐店村下弯组重残低保户张中会的一席话,道出了广大贫困户的心声。
在统筹部署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燕志翔更聚焦“两不愁三保障”,重视贫困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值守空档时间,他挨个走遍了盐店村五保、低保重残户,叮嘱他们呆在家,不要串门,并给张中贵及玉树组孙煜凯等2户重残低保户送去了鸡蛋、面粉、鸡蛋糕等生活物资。
面临着新一轮的“防疫战”和“攻坚战”的挑战和考验,他又迅速组织召开动员会,研究部署落实春耕生产和决战脱贫攻坚的各项工作,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方面,通过党员、组长、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日常值班值守和村内巡查等工作,做到疫情可防可控;另一方面,村干部腾出手来有计划有节奏地恢复生产发展,切实做到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两不误。”燕志翔说到。(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