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下汤深山的孟良寨

2017年09月26日 19:53来源: 下汤零距离工作室

孟良寨位于河南省鲁山县下汤镇杨家庄村境内,始建于北宋年间。距杨家庄小学北三公里的山峰之上,海拔822米,面积约1100亩,森林覆盖率达96%。四面悬崖峭壁,地势险要、丛林茂密、古木参天,是登山探险、涉古寻幽之佳境。

孟良是宋朝的一位彪悍勇敢,武艺超群绿林好汉,与焦赞同住在鲁山境内占山为王,在此高山之巅率众抬石垒墙,筑就山寨,安营驻守,招兵买马,习武练兵,抵御乱世。

/upload/article/2017/09/26/9c753f19-6638-4e37-85c7-a5fa91cabf5a.jpg


山寨矗立在蜿蜒起伏独成一峰的群山之巅,站在山顶,百里山川尽收眼底。放眼四望,群山怀抱,树木林立,郁郁葱葱,青山绿水风景独特。山寨内地势平坦开阔,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寨墙完整,生活用地应有尽有,是藏龙卧虎之地,也是驻军练兵的理想场所。寨内有供给孟良千余人马饮用的一口古井,遗址现存。山寨四周以自然石块垒成宽约2米、高3-6米的寨墙,高大坚固,寨墙最高处有瞭望台,垛口,在寨子周边险要地段设有东西南北四门,下设有四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upload/article/2017/09/26/d13a802d-da53-469d-9037-6a88a7ee1117.jpg

从南门向下100米,筑有一小寨,称为副寨(小寨)。面积约二亩多,四周寨墙包围,设立有烽火台,老百姓俗称狼烟洞。这座寨是用石头砌成小碉堡样的建筑,有瞭望、报信及藏身、休息多种功能。传说是门卫军卒驻扎防卫之处。

/upload/article/2017/09/26/859c792b-052d-46a3-9ac2-ff00903fbe65.jpg

距山寨一公里东南褐红色山岗上山梁的尽头处,建有孟良夫人居住的小寨和梳妆楼,面积约500平方米。四周绝壁陡立,此处藤缠树,树缠藤,野趣横生,景色秀丽,鸟语花香,空气清新。巨石寨墙、进出山寨的石板台阶遗址现存。此处是孟良夫人嫁娶时在此梳妆,迎亲之处。故为“梳妆庐”“梳妆楼”。传说孟良夫人梳妆时落下的青丝,生出的地衣,扯而不断,食之味道鲜美。若逢连阴雨天,此寨仍密密麻麻长满这种褐黑色地衣。


/upload/article/2017/09/26/55f366ba-d040-4cf6-9584-f2b914c31d62.jpg

从孟良寨东门出发,距寨子200米处有一山洞,高宽各有2米,人可直立行走,深约百米。一说为银洞,传说是古代开采银矿的遗址,与其遥遥相对的谷底南岸山崖上,有一处被油灯熏得黝黑的地方,至今清晰可变,当地人称之为“银灯”,或许就是佐证;另一传说孟良曾在此洞府中做山大王。洞口有两棵黄楝树,很像两位把守的护卫。距山寨500米的山梁上,有开阔空旷的场地,视野开阔,地势雄伟,叫跑马岭。传说是孟良训练兵马的操练场。旧时有一个说书的盲人,带着曲子弦子,用沙哑的嗓音,拉唱此地的风光和历史故事,令听者心驰神往。如:“跑马岭下杨家庄,一片秀丽好风光。上有龙虎来相斗,下有水泉河流长。高山筑起四门寨,寨子之上住孟良,梳妆楼、二仓房,上下石井长在石板上……”盲人所唱的跑马岭,海拔七百多米。迄今牧马,拴马,饮水的遗址均在,更奇特的是在操练中留在石板上的马蹄印依旧清晰可见。


/upload/article/2017/09/26/02baac7d-9454-4dee-a0b8-0097b8b79e1b.jpg

站在山寨上视野开阔,山川河流、崎岖盘旋的山路尽收眼底。山寨南方山下峡谷有一条以地下涌泉汇集形成的河流,传说是孟良拔剑刺穿山石流出的泉水而成。河床是常年被山水冲刷光滑干净的黑青色连山石,河水清澈见底,四季不涸。水质清洌透明,凉爽甘甜。河道峡谷中大小瀑布十多处,瀑布形态各异,有的如银丝倒挂,有的在长满青苔的岩壁上,瀑水如布,水纹清晰可鉴,呈白色透明状,犹如喷雾行云;有的水流集中下注,跌入潭中溅起层层水雾浪花,犹如细雨蒙蒙。瀑布两岸林木葱郁,荫蔽幽静,藤曼垂壁,丛林险茎。风吹林动,鸟语呢喃,野果飘香,景致壮美,高负氧离子含量的新鲜空气,令人有回归自然的亲切感。暮秋时节游客可感受霜林尽染,漫山红遍,红叶铺满山径的美景。来此,有“一线天峡谷”戏瀑的乐趣,有原始丛林穿梭的刺激,令人流连忘返。


/upload/article/2017/09/26/4c3fc711-f5c1-48d2-bf33-39a0b47a0cc9.jpg

河流中部上下相距500米的地方,在连山青石板上有两处天然形成的石水井,圆形像灶台,直径约丈余,面积约100平方米,河水瀑布直泻而下流入井中,场面壮观,非常罕见,传说水井深不可测,经过无尽岁月的更替,现在石井被乱石几近填满,水面不足一米深。

/upload/article/2017/09/26/3b1933bd-dcf0-4d0f-8954-8b922e5e2d61.jpg


在杨家庄小学东200米下山河流与主河交汇处向上有一条约300米长的天然青石峡谷,谷宽不足3米,狭窄之处仅容一人勉强通过,峡谷深约十几米,峡秀谷幽,被称为“一线天峡谷”,它经过上亿年的地质沉积和百万年的水流切割形成的,峡谷中间位置因经年累月水流旋蚀碰撞所形成的几个瓮形石坑,造型完美,堪称一绝。是在下汤镇辖区除王化庄村的“牛劈峡”外第二个享有 "精品峡谷"美名经典袖珍小峡谷。酷暑盛夏,置身峡谷之中,听潺潺流水和清脆的鸟鸣,沐着谷中惬意的凉风,暑意顿消,周身凉爽。一条河流之中能有两个天然石井和数十条瀑布相连,气势雄伟,堪称奇观。


从孟良寨下山经村级公路下到一公里就是“石门水库”,在两山交汇叫做石门的峡谷处筑一水库,长为60米,水库的两侧有千丈石崖与瀑布。库内是划船垂钓的好去处,可谓“船行湖面上,人在画中游”的壮丽奇观。

从水库向西北方向眺望,由于地质断裂形成的长约5公里西高东低连绵蜿蜒的悬崖景观,远观外形如一只展翅欲飞的苍鹰,叫鹰背垛。海拔792米,山顶在楚国时和孟良寨、焦赞山、朝阳观同时建有山寨和烽火台,占据重要的军事地位。2016年中央电视台、河南日报等新闻媒体曾在此拍摄日出日落美景。

祖师顶在距孟良寨2公里最高的山峰上,海拔1000米,上建有祖师顶庙。该处过去有三座庙,即祖师庙,奶奶庙,侯爷庙。祖师庙始建于明代。解放前常有道人居住,住持寺庙日常事务,解放初期失修倒塌,70年代由:瓦屋、土门、下汤三乡镇村民捐资重建,现有主庙三间,两厢房4间。内有清朝光绪年间庙碑数块,祖师庙下建奶奶庙三间。经常有村民及信众去那里四季朝拜,香火不断。另一侯爷庙现只存遗址,没有重建。

    孟良寨北10公里外的高山上是孟良的铁杆兄弟焦赞的营寨,取名为焦山,现已开发。当年孟良,焦赞亲如兄弟,定下盟约,各筑烽台,如有敌情,点火为号,相互支援,后二人被杨延昭招安,归顺大宋,在宋军中成为对辽防御的北军军官,战功卓越,成为当时的民族英雄,留名青史。

“昔日孟良已作古,此地空留青山寨”。在下汤镇被确定为鲁山县旅游集散地的战略优势下,就如何开发和挖掘孟良寨文化内涵,依托下汤旅游优势带动孟良寨相关资源的产业发展倒是值得有志之士思考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