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在鲁山县张良镇盆窑村东的一处厂房内,今年49岁的张艳辉正在介绍自己公司的“卡迪凤凰”系列腰带产品。而在几个车间内,30多名工人分散开来,有的在制作腰带条、有的在给腰带条加装带扣,有的在打包装箱,一派繁忙景象。

“别看我们厂子不大,但在义乌那边,一年能出口300多万条,价值100万美元左右呢。”张艳辉自豪地介绍道。
张艳辉初中毕业后到义乌打工,后来自己租了个店面批发腰带,慢慢地积累了丰富的人脉资源,也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和客户群。“开始是卖别人的货,后来想到老家张良镇是‘中华腰带之乡’,做腰带的基础条件好,就萌发了回老家做腰带,自产自销多挣钱的念头。”张艳辉说道。
2016年春节过后,张艳辉把义乌那边的生意交给妻子打理,自己回到了老家,在盆窑村东头建起了6000平方米的厂房,购置了一些机械设备,开始了创业路。
“张良镇的腰带厂大部分都是代加工贴牌生产,利润大部分都让授权生产的外国公司给赚了。所以我就想到了要创立自己的品牌,找销路、闯市场,为张良腰带产业争口气。”张艳辉说道。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张良镇最终给腰带注册了“卡迪凤凰”商标,寓意着公司像凤凰一样展翅高飞,并把义乌那边的店铺门头改成了“卡迪凤凰皮具”,主要销售自己的腰带品牌。由于厂里主要生产的是中低档腰带,物美价廉,所以在义务市场上很快打开了销路,深受客商欢迎。目前腰带主要出口到中东、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也有一少部分出口到美国和俄罗斯等国。
张艳辉还笑着介绍说,他的公司主要是订单生产,老外大胖子多,有时订单注明要的腰带是1.35米长的,甚至还有要1.4米、1.5米长的腰带呢。张艳辉还表示,他今后也要研发生产一些高档腰带产品,进军国际高端市场。
“张艳辉回老家办厂,盆窑村以及附近村拖家带口出不去远门的妇女就有了活干,大部分工人一个月能拿到手3500元左右,现在这个厂子还是县里的带贫企业呢。”张良镇党委书记王占伟介绍道。(供稿:鲁山县委宣传部乔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