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堂育桃李 丹心逐梦谱华章 下汤实验学校罗晓娜

2022年11月20日 13:38来源:鲁山教育视窗

  我叫罗晓娜,女,33岁,中共党员,中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从2011年至今,我已经在农村教育战线上工作了12个春秋。12年如一日,以校为家,热爱学生,忘我工作,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教育、教学成果显著,深受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一致好评。历年来,我所担任的学科在县、乡组织的学生学业观测中总是名列前茅,本人被评为“鲁山县优秀教师”、“鲁山县优质课教师”、“鲁山县优秀辅导教师”、“鲁山县四有好老师”,所带的班级被评为“鲁山县文明班级”。2022年被鲁山县人民政府命名为“鲁山县教师楷模”。

/upload/article/2022/11/20/2c62f995-aa9a-48be-99a4-2447c784971e.jpg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朝夕之功,需要我们长期的无私奉献。夜阑人静时,耳边传来那熟悉的歌声:任风翻阅背影的日子烛光将记忆摇曳成孩子的身影夕阳便凝重了教师魂……或许,这支小曲,并没有道出为人师者的全部内涵,但至少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奉献的圣洁。甘为人梯,在平凡的岗位上,用青春和生命谱写无悔人生。


   一、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扎根农村教育


   2011年9月,我踏上了农村学堂的“三尺讲台”。从那时起,我就把人生的坐标定在了为教育献身的轨迹上。热爱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事业看得神圣无比。


   为了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我坚持不断地学习,坚持阅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和教育教学类刊物,虚心向老教师请教教育教学经验,向年轻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努力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工作以来,我在数学教学上从来不曾懈怠。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努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是教师的立足之本。教学过程中,我努力挖掘数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努力还原学科本原,打造精彩课堂吸引学生,引导学生感受学科的魅力,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还经常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辩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为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我鼓励部分学生充当小老师,让学生上台讲解题目或者分享学习方面的总结和感悟。总之,课堂上我努力激发学生的生长点,促进学生素养提升。基于对课堂的关注以及对学情进行钻研与把握,不断打磨,我多次参加校内、全镇的公开课教学活动,并在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同时,我积极参与县、镇、校三级的教研活动,感恩团队的力量,精炼教学,促进理念更新。2022年7月,在鲁山县组织的教学理论考试中荣获“理论学习标兵”荣誉称号。


    二、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怀播撒桃园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地爱。爱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并不难,爱一个“问题学生”才是真正的大爱。我时刻提醒自己,要把爱的光芒播撒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从老师这里获得奋发向上的力量。


   从教以来,我始终谨记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假如学生是我的孩子”。将心比心,当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每每想起这两句话,我在工作中就会少些怨气,多一份宽容;少些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些责备,多一份关爱。


   2019年,我有孕在身,身体抵抗力差,容易感冒,但我还是每天托着笨重的身体奔波十几里山路到支教的下汤七小给孩子们上课。学校领导知道了我的身体状况,让回去休养一段,我思虑再三,担心我的离开会影响到孩子们的学习,依然决定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2020年注定是不平常的一年,新冠疫情的爆发让原本欢乐祥和的春节变得心惊胆战。那一年一个新的名词走进了我的生活—网课。那个时候的我已经大腹便便了,怀孕的月份大了各种不适更明显了,不能久坐也不能久站。家人就成了我移动的手机架,坐一会站一会儿,更艰难的是要面对六年级,害怕他们知识点学不会影响小升初考试。一开始孩子们挺积极的,我也信心满满,家里的每个角落都成了我的办公场所,每一个角落都有我圆圆的身影。好景不长,班里有一个学生突然联系不上了。六年级是至关重要的一年,我不希望任何一个学生掉队,担心焦虑中,我在爱人的陪同下全副武装开车出发去家访。山区的孩子住的比较分散,路况也比较复杂,有段山路车辆不能通行,只能下车步行,而且附近基本没有人家居住。我就像是一只行走在大山里的企鹅,摇摇摆摆但内心坚定。经过一路的打探,终于来到了那个学生家里,他拿着书在自学呢!我和他谈了好久,知道了他的难处。原来他一开始上网课是用亲戚的手机,可是后来亲戚回家就没有智能手机上网课了。了解完情况之后,我立刻跟学校反应实情,在学校领导的帮助下,这个孩子终于能够正常上网课了。回到家时,我的脚丫肿的像面包一样,但当在学习群里又看到了他的身影,满身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                


   在网课的忙碌中,迎来了我的小宝贝。这期间害怕耽误学生的学习,学校找了一个代课老师,但我还是不放心。虽然月子期间我不能看手机,但是可以听语音。每天我都会趁宝宝睡着的间隙,把当天老师上的课听一遍,哪里讲得不够细致或者知识点被漏掉,我都会和代课老师一一沟通。宝宝满月的时候正是孩子们能够返校的日子,当孩子们走进学校时,我也抱着襁褓中的宝宝回到了学校。一踏进教室看着那一双双渴望学习的眼睛,我就忘记了时间,忘记了那个嗷嗷待哺的小宝宝,我要和他们共进退。这一路虽然苦点、累点,但是看到班里孩子们一点一滴的进步,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三、以“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执着潜心育人


   教师对学生的爱源于母爱,却胜于母爱。因为老师对学生的这种细心的爱,是一种理性的爱,它能唤醒学生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他们扬帆前进。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养成了一颗细微的心,能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存在的异样,并能及时纠正、教育,使之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行。


   班里有个男孩叫周扬,他成绩很好,可就是不敢在同学面前发言,是班里有名的“胆小生”。为了帮助他练习胆量,我上课时经常提问他一些比较容易的问题,课下常常找他谈心,鼓励他。当发现他的英语很好时,我就在每天早上晨诵学习中,让他带着大家朗读。渐渐地,英语课上的一分钟演讲,他也能够大胆地走上台来。后来,周扬同学的学习更是突飞猛进,还当上了英语老师精挑细选的课代表。看到周扬同学的成长,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喜悦。


   在工作中,我时刻把德育工作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既教书又育人,使班上的孩子都能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教学无小事,育人需精心”。我时刻铭记这句名言。我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但从内心深处我更希望孩子们能成为一个个心怀感恩、勇于担当,能够感悟生活之美的幸福的普通人。“教育学生的最终目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幸福生活”,这是我的教育理念和追求。教师希望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必须先成为那样的老师,期望他们诚实善良、努力认真,那我们就要从自己开始做起。“角色榜样”是教师要做的最重要的事之一,做看不到的事,做学生的引导者,在潜移默化中教会他们成为想成为的人。


   “登高山务攻绝顶,赏大雪莫畏严寒”。教书育人,责无旁贷;爱洒桃李,无怨无悔!我会继续在教育岗位上不懈努力,尽爱岗敬业之职责,用爱心谱写教育新章程,用青春和汗水书写自己最辉煌的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