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鲁山县张良镇营南村居民田士璠家里,一台属于农民朋友的“戏曲盛宴”正在举行。台上,农民票友的戏曲名家名段轮番上阵,台下,观众一脸痴迷,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这些都是俺们镇的广大戏迷朋友,大多数都是在家种地的,劳动之余前来自悦自乐的。” 张良镇党政办主任于吉良介绍道。
今年70多岁的田士璠是鲁山一名退休工人,从小热爱文艺事业,吹拉弹唱样样精通,退休后回到老家张良镇营南村。2015年初,老田把家中5间堂屋打通3间,改造成一个70多平方米的大厅,又自费2万多元购置了一套高级音响,召集起来一些戏迷爱好者,创办了‘老田戏迷新梨园’,后又打出了“张良镇红色文艺轻骑兵”的旗号,走出家门为广大父老乡亲义演一些积极向上的节目。
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 自组建戏迷乐园以来,田士璠经常带着戏迷们在张良镇镇区巡回义演,有时一场演出能吸引数百人观看。“老田戏迷新梨园”先后举办助力脱贫攻坚和红色戏曲专场演出40多次,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有时还组织戏迷们到张良镇敬老院和附近的马楼乡敬老院进行慰问演出,给孤寡老人带去欢乐。
“老田戏迷新梨园”组建以来,还不断培养新人。戏迷常新民夫妇,去年代表上海市豫剧团在北京全国民营剧团汇演大赛中荣获金奖; 戏迷赵晓去年在郑州戏迷大赛中获得了银杯奖;曲大赛" 中获得二等奖; 赵雪霞夺得2019年鲁山县春节戏迷擂台冠军;赵一鸣如今成了广州市一大酒楼的服务生兼演员,为客人表演豫剧唱段已成该酒店招牌,这些有所成就的戏迷们都在这里练过嗓子,受过熏陶。
2018年,田士璠老人还和同村里的赵榜、姬大国等人牵头,成立了鲁山县民协张良分会,填补了乡镇空白目前已吸纳农村居民会员200余人,带动了该镇文化事业的大发展,让群众们闲暇时间有所乐、有所求,减少了无事生非和赌博现象,虽然每月工资有2000多元,但每月电费300多元,并且组团外出演出就餐、“演员们”来家里的吃喝招待等,都是田士璠老人自己自掏腰包,但他从没抱怨过,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路上仍旧乐颠颠的奉献着。
5年来,田士璠老人就像一头老牛,为张良镇的乡村文化振兴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图啥,啥样不图。每当听到有人喊一声田哥、田叔、田老师时,戏迷们纷纷询问啥时候再组织一场演出时,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这是田士璠老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本文转自凤凰网河南频道,鲁山县委宣传部师红军、乔新强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