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来,总有一种歇不过来的感觉,最深切的感受就是自己老了!”这是交警大队副大队长朱永春谈起卡点工作时说出的最大感受。
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按照鲁山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和县公安局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部署,1月26日下午,鲁山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负责协调设立郑尧高速鲁山站疫情防控交通卡点。接到任务,49岁的交警大队副大队长朱永春主动请缨去辖区内车流量最多、情况最复杂的郑尧高速鲁山站,连续坚守的20多天里,他每天最长在卡点值守15个小时,最短在10个小时。
义无反顾 使命记在心中
自郑尧高速鲁山站疫情防控交通卡点设立以后,卡点由交警大队、梁洼镇、交通局、公路局、疾控中心、二院、巡特警大队等七个单位人员组成,作为卡点日常工作的负责人,朱永春在统筹协调各部门人员开展防控工作的同时,一边协调解决工作人员的饮食、休息、防护等后勤保障问题,一边安排部署卡点临时党支部建设,按照“七个一”要求规范支部流程,组织卡点工作人员召开党支部会议和现场工作会议。作为卡点临时党支部副书记,他强化党建引领意识,每天早晨在大队召开支委会后,迅速到卡点组织党员宣誓、召开临时支委会。工作之始,卡点条件有限,他号召公安民警辅警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风,累了就在警车上和衣而卧,饿了渴了,就是简单的快餐、方便食品和矿泉水。从根据路口条件预留安全距离,到梯次设置具有夜间反光功能的防疫检测提示牌、减速牌、车道引导牌、停车受检牌,为驾驶员提供温馨明确的受检指引和安全规范的检查程序,他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细致务实的工作作风、扎实质朴的处事态度和“短平快”的生活习惯,受到了其他单位同志的一致好评。
以身作则 责任担在肩上
“朱队,你也进屋歇一会儿吧,你都淋湿了,这个节点上感冒可就成大问题了。”“没事儿,让他们多休息一会吧!”2月5日至6日,寒流突袭,沸沸扬扬的下起了雪,刀割一般的寒风吹过,凛冽的人瑟瑟发抖。朱永春看着风雪之中连续值守8小时的同志,他真的不忍心叫醒他们。
一场雪飘过,温度明显下降,但身处疫情防控卡点的朱永春牢记肩上使命重任,心系辖区父老乡亲的安全,不畏艰险,顶风冒雪,寸步不离卡点,带领所有同志对过往车辆上的人员全部测量体温,普及相关防护教育知识,核实登记车辆信息、车上人员数量、来鲁原由、有无发热人员等,对来自疫区相关车辆进行劝返,坚决防止疫情输入、扩散、输出,守护身后鲁山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一往无前 忠诚写在“疫”线
针对卡点车流量大、情况复杂、任务繁重、且人员有限,他在组织全体人员按照四班三轮转制24小时值守的同时,对各部门明确职责,统一协作流程:公安交警对进入卡点的车辆进行分类指引,拦停待检,并对司机行车情况进行询问;医务人员对车上人员进行询问、测量体温,并统一作好台账登记;出现体征可疑人员、需要隔离送医人员的,由公安民警、乡镇工作人员配合医务人员及时进行处理。在检查中,要注重实效、突出重点,对本地车辆经简单询问测量无异常后快速放行;异地车辆正常检测外,要详细掌握车辆活动区域、人员接触范围,并作好记录;应急救护车辆、生活物资配送车辆和紧缺防护物资保障车辆必须保障顺利通行。
疫情防控攻坚期,鲁山站卡点作为进出鲁山县城全县唯一通道,日均检测体温1100余人,检查车辆370余辆,劝返车辆140余辆。从下站口到放行区,50米的路程,朱永春平均每天要走25000步,将近200个来回。工作中,朱永春要求大家要严格按照要求逐一登记过往车辆和人员,协助医护人员测量体温,严防疫情扩散。
疫情突袭,许许多多的公安民警辅警明知前路凶险,却依旧义无反顾地“逆行”在疫情防控一线,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防线。他们像朱永春同志一样,用无畏书写初心和责任,用行动诠释使命和忠诚,彰显了公安民警的敢于迎难而上、拼搏奉献的好作风,展现了公安民警勇于担当作为、不畏艰险的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