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一大早,鲁山县下汤镇龙潭村易地扶贫搬迁户李运成在滨河苑移民新村忙完小区的保洁,就连忙送孙子去附近的寄宿式小学读书。
李运成现年72岁,老伴儿已病逝20余年。孙子不满1岁时,李运成的儿子与儿媳离婚,儿媳返回天津老家,儿子从此长期在北京务工,孙子由李运成一手拉扯大。两人原来住在龙潭村一处方圆两公里不见人烟的山坡上,孙子读学前班和一、二年级时,都是由李运成每天背着他到5公里外的小学完成的。“我们家三口人,分的是75平方米的两室一厅,生活环境比俺独居在山坡上时好几百倍。现在,我每个月还有500元的小区保洁员工资,尤其是孙子上学每周接送一次,不像过去不管刮风下雨都得背着他上下山。”李运成提及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赞不绝口。
鲁山县发改委易地扶贫搬迁办公室负责人王留权介绍,经过三年攻坚,该县已建成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32个,目前像李运成一样的贫困户3130户11039人全部搬迁入住新居。
本着“缺啥补啥”的原则,该县共为易地扶贫搬迁小区配套建设社区服务中心32个、新建幼儿园两所、卫生室两个、文化活动广场32个、道路25公里、供水管网100公里,架设供电线路1万米,配套变电设施32个,安装路灯760盏,栽植绿化树两万余株,新增绿地面积1万平方米,安装健身器材32套、车子棚100余个,建立了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和设施。此外,该县还通过与搬迁安置小区周边产业扶贫基地对接,帮助搬迁群众就近就业。
“俺两口都是盲人,原来的房子坍塌后一直住在俺大哥家。没有党的扶贫好政策,现在俺咋能在繁华镇区有一套楼房呢?党的恩情,俺啥时也唱不完!”下汤镇乱石盘村贫困户冯国营感激地说。(王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