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鲁山县人民医院中医儿科成功开展一例小儿骨髓穿刺术,填补了鲁山县此项诊疗技术的空白,为今后开展儿童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治开启了新的篇章。

近日,董周乡的一名老人带着其13岁孙女王某,来到鲁山县人民医院中医儿科门诊就诊,“大夫,你看一下我孙女脸色发白,走不动路,用不用检查啥?”正在坐诊的王新彩主任查看患儿面色苍黄,口唇、眼睑结膜及甲床明显苍白,当即判断患儿贫血且程度较重,急查血常规,结果回示:红细胞2.96×1012/L,血红蛋白43g/l、红细胞压积0.19,患儿为重度贫血。“医生,那现在怎么办?”,老人瞬间慌了。王新彩主任就患儿目前病情、需要完善的相关检查,应采取的治疗措施和预后与患儿家长进行了充分沟通,家属表示同意住院进行治疗并积极配合检查。入院后,经详细的病史询问及查体,初步考虑患儿为缺铁性贫血,由于患儿贫血严重,需要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所致的溶血性贫血和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继发性贫血等情况。王主任组织科室全体人员对患儿进行会诊,并一边积极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一边申请备血。
第二天,在副院长丁大捞的现场指导下,赵小利主任成功为该患儿进行了骨髓穿刺术,术中及术后患儿无不良反应。溶血实验回示阴性,立即给患儿输注悬浮红细胞400ml以纠正贫血,整个输血过程顺利,无不良反应发生。
随后骨穿结果回示:缺铁性贫血骨髓象。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67g/l,患儿面色苍白情况好转,甲床颜色转红,饮食好转,可以自行下床活动,无诉头晕等不适,继续口服铁剂及中药汤剂健脾和胃、补益气血。
此次小儿骨髓穿刺术的顺利开展是该院儿科诊断能力、医务人员专业水平提升的见证,同时为疑似复杂血液病患者提供了明确诊断,把握了患者治疗的黄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