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寺乡以党建为引领,科学谋划,积极探索村、户产业发展增收模式,通过“支部+集体+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方式,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巩固脱贫成效,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乡11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全覆盖,目前10万元以上村4个,5万元以上村5个,3万元以上村2个。
一、支部核心引领,积聚发展动能。以支部为核心,按照“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人才育在产业链、农民富在产业链”的“四链模式”,发挥产业党组织、党员作用,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成立食用菌种植、林果业种植、养殖业、旅游业四个产业党支部,覆盖党员137名,带动产业发展。村党支部领办集体合作社,11个村级集体合作社3月底前全部成立,采取公司化、规模化运营,保证集体利益。成立技术服务部,充分发挥乡土人才、土专家优势,指导科学种养,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创新发展思路,实现成果共享。一是在“活”字上下功夫。盘活贫瘠土地,让荒山变金山银山。太平保村发挥山坡丘陵资源优势,盘活土地7000余亩,以村集体为主发展三林经济:种植酥梨、冬桃、车厘子等3880亩20万余株,林下种植迷迭香、柴胡等中药材以及西瓜、红薯等农作物,林间养殖柴鸡、鸭、鹅、土猪等。同时,蓄水建库养殖鱼类,形成种养结合、互养互利的农业生态。石坡头村盘活土地1200亩,建成“富硒”红薯、“富硒”水稻基地,发展特色种植。二是在“金”字上做文章。党支部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发展思路,采取“资金入股+资产入股+土地入股+基地务工”模式实现产业带动。太平保村成立集体合作社,全民参与,集体入股,农民变“股民”。“资金入股”以每股1000元为基础参股,目前全村362户加入了合作社,筹集股金370.5万元。“土地入股”以每亩土地现租价折价量股为基础参股,目前农户土地入股45户388亩。基地务工带动农户103户。做到了资金入股有“股金”、土地流转有“租金”、基地务工得“薪金”,让群众手握“三金”有底气。三是在“强”字上出新招。重在带贫强,确保脱贫路上不落一人。目前,太平保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资金入股143户78万,土地入股28户86亩,基地务工带动贫困户63户86人。对兜底贫困户和鳏寡孤独老人34户,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党支部用村集体经济40%收益金,按照四口人以上两股,四口人以下一股原则拿出3.8万元加入合作社入股分红,做到了让产业发展红利惠及所有贫困户。村集体入股参股,把原有村集体经济资金收益中的40%拿出一部分作为股金加入合作社的基础上,党支部又筹措资金30万元作为集体股金加入合作社。同时,把产业项目政策性配套设施投入折股量化作为村集体经济股金加入合作社,参与分红,收益归集体所有,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今年太平保村集体经济将突破40万,争取通过3年滚动发展,合作社年收入达到800万元左右,村集体经济占比达50%以上,全民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三、发展特色产业 ,强化发展共赢。观音寺乡按照“一村一品”发展理念,逐步形成了以林果业、生态养殖、食用菌为主的三大支柱产业。全乡先后建成了伊利杏、车厘子等一批林果种植基地,培育建成了大红袍花椒、富硒红薯、富硒水稻等特色农业示范园。石坡头村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建成46座香菇、果蔬大棚以及粉条加工厂,在贫困户危房改造集中供养点建立光伏电站,实现了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增收。目前,全乡建成食用菌大棚68座、在建135座、拟建98座,共涉及9个村,投入使用后村集体经济收入都将超过10万元。预计9月底,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40万元的村2个、20万元的村4个、10万元的村3个、5万元的村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