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办理收集的26起线索中,办结率100%,其中共立案16件,党纪政务处分和组织处理53人……”12月23日上午,鲁山县纪委监委通报了该县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成果。
今年以来,鲁山县纪委监委把“点穴式”开展整治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作为深化主题教育的重要切入点,对“虚假式”“算账式”“指标式”脱贫等问题,靶向发力,精准施治,全力护航脱贫攻坚。
深研遍访 对突出问题靶向发力
鲁山县脱贫攻坚第三督查巡查组组长段增辉在观音寺乡鲁窑村排查危房住人情况。
“帮扶干部多长时间来家里一趟?平时您怎么和他联系?”
“今年你们种植花椒,政府补贴的钱打过来了没有?”
12月22日,鲁山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石磊来到背孜乡盐店村,先后走访了5户贫困家庭,详细询问了帮扶干部工作成效、帮扶对象精准识别、到户增收补贴金发放等情况,认真听取了贫困群众对扶贫工作的意见建议。
今年10月份以来,该县纪委监委严格落实县纪委书记、乡镇纪委书记遍访制度,围绕脱贫攻坚干部作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主要表现及整治对策等专项调研课题,与驻村第一书记、村“两委”班子、贫困户进行面对面交流。截至目前,已开展扶贫领域干部作风问题专项监督检查8次,县纪委书记遍访87个贫困村,各乡镇纪委书记遍访贫困户2127户,县乡两级纪检监察干部走访群众2778人次,梳理出在脱贫攻坚中虚假表态、数字脱贫、优亲厚友等6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表现,发现问题58个,对危害基层的突出问题进行了“精准画像”。
严查快处 让扶贫政策落地生根
“按照先查先办、快查快处、严查严处的要求,我们对发生在扶贫领域中的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问题,建立了问题线索直查快办工作机制,坚决遏制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鲁山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赵宏宾介绍道。
针对扶贫领域干部作风问题突出的乡镇,该县纪委监委成立全县脱贫攻坚督查巡查组,明确一名班子成员牵头,紧盯全县脱贫攻坚阶段性重点工作,全过程、全方位、多轮次、不间断督查巡察,持之以恒把中央政策、县委部署、行业部门安排落到实处。截至目前,已下发督查通报25期,督查村次1963次,通报批评单位151个(次),批评个人129人(次),约谈30人,诫勉谈话10人,建议免职1人,调整1人,撤换1人。
“结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针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我们将坚持惩治威慑和建章立制一起抓、一体推进,确保各项扶贫政策落地生根。”该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叶锐表示。
真巡实改 用整治成效赢得民心
鲁山县委第四巡察组组长孙国申在磙子营乡山刘庄村小豹沟组察看该村“吃水难”情况。
“俺再也不用去村里的老井那儿打水了!”11月26日,磙子营乡山刘庄村小豹沟组贫困户李旺看着哗哗流淌的自来水,满脸幸福地向鲁山县委第四巡察组组长孙国申说道。
历时近8个月,该村小豹沟、大豹沟、稻谷田、土门等4个村民小组共600余人在第四巡察组的积极协调下,彻底改变了肩挑手摇从老井取水吃的历史。截至目前,该县纪委监委已完成3轮县直单位巡察和5轮巡察村居工作,针对扶贫领域巡察出的问题,已交办立行立改事项380项,移交问题线索165条,给予组织处理和党政纪处分71人,收缴、退还违规资金118.15万元。(鲁山县纪委监委 张璐宁)